張 丹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中學,廣東 廣州)
我校屬于農村高中,學生入學基礎差、閱讀量很少,因而這屆學生一入學,我們就規劃好高中三年的閱讀主題:高一“遇見悅讀”——高二“戀上悅讀”——高三“暢享悅讀”。我們主要在興趣激發、整書通讀、深入研讀三個方面進行了策略探究。
在興趣激發部分,我們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閱讀《紅樓夢》的熱情,消除對名著的害怕心理。采取以下三個策略開展活動:
2017年寒假,“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熱播,小演員們的可愛與敬業吸引了青少年朋友的關注。我們利用閱讀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該電視劇。通過電視劇,學生看到作品中有趣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也對《紅樓夢》這部經典名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外,我們還給學生看了相關的評論視頻,比如《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加深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
引用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小說家張愛玲等名人的話,講述《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與文化價值,并引用各省高考狀元愛讀《紅樓夢》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紅樓夢》巨大的文化藝術價值,引導學生主動接近名著,汲取名著養分。
十月份我帶的年級有機會在全校分享閱讀,我們選取了《寶玉挨打》的經典片段,請年級“悅書會”的學生寫劇本、編排,由備課組老師幫忙指導。在升旗禮展示臺上,我們的小演員大膽演繹,在年級老師專業配音下,贏得全校師生的陣陣掌聲。通過這次展演,學生感受到了《紅樓夢》的魅力。
面對這樣一部內容久遠、篇幅宏大的巨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而我們在帶領學生整書通讀的過程中,致力于教會學生閱讀《紅樓夢》的基本方法,并不停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學生讀完整本書。
有好的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才有可能逐步走向深度,因而我們教學生了解了如何做批注式閱讀、如何寫走心讀后感、如何以圖解文三種閱讀方法。此外,我們教學生“以圖解文”的方法,即教會學生用思維導圖來解讀作品,幫助學生讀懂《紅樓夢》里復雜的人物關系與情節。我們教學生如何畫思維導圖的中心圖與分支,并介紹用思維導圖梳理事件、梳理人物的方法。文科班女生多,她們也喜歡用這樣直觀又精致的方式去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有的導圖還畫得特別美觀。
學校每天有午間閱讀時間,我們再給學生每周兩節閱讀課,學生的閱讀時間是比較充裕的。對學生而言,安靜閱讀之后,渴望有一個平臺可以及時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因而,我們每節閱讀課會留10分鐘時間給學生交流。有的時候由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大家各抒己見,比如讀到“秦可卿之死”時,有個女生提出,“為什么賈珍為秦可卿操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喪禮呢?”更多的時候是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表,提前由各組輪流做好交流課件,內容可以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填空、簡答題,放在課堂上各組自由搶答。每次到了這個環節,學生都積極搶答,看得出他們讀文本時都比較認真。還有時,則是同學就某一個問題或某個人物發表演講。
深入研讀貫穿于整書通讀的過程中,研讀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再結合感悟與思考,更好地感悟《紅樓夢》的內涵。《紅樓夢》作為一部經典名著,需要學生加入更多的體驗與思考,才有可能領略其中的一些韻味。因而,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探究、交流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
活動:小論文“我喜歡TA……”,或者“我好不喜歡TA……”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給學生一個月的時間,每人選定一個人物,仔細研讀文本,找出與這個人物有關的主要情節,結合自己的思考、總結,寫成一篇小論文。之后,我們挑了十二位寫得特別出色的同學,將自己的小論文改成演講稿,開展了一次主題演講,并邀請科組老師做評委,現場打分評獎。這次活動比較成功,學生還將活動寫成通訊稿,在學校公眾號刊登出來。
利用五個月的時間,終于完成了《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計劃,并在閱讀過程中收獲頗多,這是我們閱讀之初沒有預料到的?;仡欉@個過程,我們覺得在整書通讀和深入研讀部分,我們的策略是比較有效的,不僅引導農村高中的學生讀懂了文本,也獲得了很多的成果。下次帶領學生閱讀其他經典時,我們依舊會通過這些策略不斷去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領學生一步步深入文本。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需要開設一些相關的閱讀探究課,并且進一步探索互聯網技術與紙質文本閱讀相結合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