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娟
(通化縣興林鎮中心學校,吉林 通化)
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可以幫助學好其他學科;同時,語文可以傳達社會價值觀,它負載著文化,傳承著文化,本身又是一種文化。這也是它的人文性。正是這些性質的統一,讓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之處就是作文。文字書寫規范、語言流暢、中心明確,對學生來說要想都實現確實不易。所以許多學生覺得作文難寫,無話可說。一布置作文,疾首蹙額、唉聲嘆氣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解決這個教學中的困惑,我在教學中采用“片段描寫”訓練的方法,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描寫粗糙問題,一點點地進行改進。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取得了一點成果,下面就自己的實踐經驗,簡單總結一下本人的“片段描寫訓練”實施方法。
這是“片段描寫”訓練中最基本的方法。我們要讓學生知道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的概念,但概念往往在孩子的頭腦中是一知半解的東西。空洞而抽象的說教,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印象依然是模糊不清的,在寫作中還是無從下手。所以,例子是最具體而且最有說服力的。它能讓孩子懂得頭發、眼睛、神情的刻畫;明白動作、神態的描寫,可以再現當時的情境,也能明確寫作的順序。運用具體實例進行講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導動作描寫的過程中,我舉出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中的一段話:“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這里用“掃”“支”“撒”“系”“牽”“走”“一拉”“罩”這一系列動詞,具體、生動而直觀地寫出了作者冬季捕鳥的全過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用動詞展現過程或細節的方法,也就都能或長或短地寫出自己活動的過程。
對于初中生而言,我們常常強調學生要寫自己真實的經歷。這樣才能有話可說,有真情可表。既然如此,教師就要成為學生生活寫作的好幫手。仔細觀察并抓住身邊的生活及時點撥,讓學生寫作,學生就能多多少少地寫出自己的每步做法和真實感受來。“重走搞聯路”的遠足活動,身臨其境的學生深有體會。許多學生都寫出了旅途的辛苦、互助和所見風景,也根據不同的著眼點得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在“敬老孝親”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讓學生養護雞蛋,結果學生將養護過程中的動作、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同時得出了“自己就像這個雞蛋,在父母辛苦的呵護撫養下長大,真是不容易。爸爸媽媽辛苦了”的感悟,出人意料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學校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有意注意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生活是一本書,有身邊的故事,也有遠方的故事。也許事件就在身邊,可由于我們身心忙碌、步履匆匆而忽視了很多好風景。這就需要教師去抓住更多美好的瞬間,讓它停駐在學生的眼前。首先,我常常將學生的活動圖片及時拍攝下來,將它們做成幻燈片或微課,播放給孩子們看。這些內容往往是學生熟悉的,會引起學生更多的興趣。學生觀看了內容,這時才會想起,原來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的事件。加上他們自己對生活的遷移聯想,寫作內容自然就在頭腦中生成了。其次,網絡也給我們提供了大批量的生活素材。各種圖片都可以讓我們有許多想法。借助多媒體大屏幕,我們可以展示網上搜集到的一幅幅圖片、一個個視頻,讓學生觀察思考,進行人物、環境的描寫,還可以調動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筆將它描畫出來。只要老師在教學設計中有心,那么學生的文字也一定會出彩。
我們初中課本中本身就有許多經典的文章。許多故事情節我們都是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在原文中心、人物性格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拓展寫作的。教師要抓住這樣的文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寫作練習空間。學生們也會把自己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例如《范進中舉》,結尾續寫。我們可以提示:范進有錢了會是什么樣子?這回父老鄉親見到他會是什么表情,什么神態?他岳父見到他又會是什么表現?想象故事情節把它寫出來。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會寫得生動活潑的。在《皇帝的新裝》一課中,我讓學生想象游行大典以后會發生什么。學生描寫得非常生動。有的懲罰騙子,有的寫皇上依舊愛新衣,不理朝政,不治理國家。后來別國來攻打,結果一敗涂地。有了內容就有了描寫過程。那么肖像、神態、動作、語言也就隨之而來。我們的片段訓練也就有了依存發展之所。
在教師學習中,常常發動頭腦風暴來集思所長。那么學生的寫作也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的方法,構建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展他們的寫作思路。學生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老師不具體提示說寫什么,學生就不知道寫什么,并且自己一點也不會寫東西。所以,我們遇到片段寫作課題,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寫作思路,也就是每個人互相講自己故事的方法來擴大學生的寫作范圍。有的學生可能對本次的作文一點寫作方向也沒有,聽了別人的,才發現我也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也可以寫一寫,于是寫作內容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不僅僅理科的學習要鞏固練習,作文的描寫訓練也需要這一手段。學生的記憶時間是有限的,寫作又常常是隨意性的,想到哪寫到哪,不注意運用老師課堂中講授的方法。因此,我們要通過反復的寫作訓練,強化學生有意識的記,達到記敘文、散文寫作聲情并茂,議論文有理有據,說明文深入淺出、條理清晰的目的。沒有了練習的反復性,我們的寫作只能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只有勤于練習,筆耕不輟,才會獲得豐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