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剛
(貴州省長順縣民族高級中學,貴州 長順)
圓錐曲線作為高中數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它的解題過程比較復雜,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要求較高,許多學生對此感到非常困難,在學習中出現障礙,影響了學生對圓錐曲線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質量。筆者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對圓錐曲線學習中的障礙和解決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索。
筆者通過對有關文獻的研究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得出,學生在高中數學圓錐曲線的學習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學習障礙:
一是對圓錐曲線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學習信心不強;二是習慣于被動地學習和聽課,沒有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三是對圓錐曲線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不會靈活運用定義進行解題;四是運算能力不強,沒有掌握解題的方法技巧;五是對數學思想方法掌握較少,解題的思路方法不靈活。
造成上述學習障礙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圓錐曲線是數形結合知識的代表,在學習中不能把圖形與代數知識很好地轉化和結合運用,不能靈活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系;二是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缺乏,造成解題的思路和能力受限;三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不強,再加上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單調枯燥,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等原因造成在學習中出現障礙。
圓錐曲線的學習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學生對此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有了充足的信心,就能學習和掌握好圓錐曲線的知識。教師可運用多種方法和途徑來培養學習興趣。如,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或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直觀性,降低理解難度;或是借助“微課”“翻轉課堂”等信息技術和網絡手段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升學好圓錐曲線的信心非常重要,有了學好圓錐曲線的信心,就能有效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就能克服學習的情感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端正學習的態度。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通過激勵性的評價,既能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對學好圓錐曲線有重要幫助。
要提高圓錐曲線的學習能力,就必須打牢圓錐曲線學習的基礎,特別是對圓錐曲線的概念、性質、規律等要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并要讓學生掌握其推導方法,多參與和體驗從感性認識升華到抽象的邏輯思維的形成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圓錐曲線性質與規律的靈活運用。例如,在學習橢圓的定義時,可通過教具、圖片或多媒體來演示利用平面來截圓錐所形成的橢圓的過程,就能讓學生獲得對橢圓的直觀認識,更好地理解橢圓定義的內涵。要使學生對圓錐曲線的基礎知識進行有效的內化,就需要注意將講解和訓練相結合,使學生真正形成圓錐曲線的“實體”知識。在此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對圓錐曲線的延伸與拓展,掌握圓錐曲線各部分知識的相互聯系與區別,就能為解題奠定基礎。教師要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的目標要求,加強自我監控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就能不斷提高圓錐曲線的學習能力。
例如,對于下面的題目,如果使用一般方法求解比較麻煩,如果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并結合拋物線的定義來求解就比較容易。
在曲線y2=4x上有一個動點P,求:
(1)動點P到定點A(-1,1)的距離和動點P到直線x=-1這兩個距離之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2)求動點P到定點B(3,2)和焦點F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析:(1)畫出圖形可以看出,拋物線的焦點是 F(1,0),準線是x=-1,根據拋物線的定義可得出:動點P到準線的距離和它到焦點的距離是相同的。這樣就可以把所求問題變成:求曲線上動點P到A點和焦點F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從圖上就可看出兩點之間的連線AF就是所求的最小值,用勾股定理就容易求出最小值是5。
總之,圓錐曲線的學習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只要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好它的信心,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增強學習主動性,改變學習方式,重視思想方法學習和運用就能克服圓錐曲線學習中的障礙,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