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玲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松陽二中,浙江 麗水)
作為一門順應時代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課程,信息技術已經在整個的高中教學體系中成為一項學生必須遵循、必須掌握的學科,它不僅對整個信息基數的知識掌握、后續操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加快整個社會的技術應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由于我國的社會信息化教學體系構建較晚,其中在實踐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我們解決。
計算思維主要是指通過計算機的科學基礎應用,站在系統設計、問題求解的角度來實現人類與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應用的一種思維活動。在對問題展開解決方案的制定過程中,不僅包括對人類行為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一種定向的理論思維的深度應用。
首先,計算思維不僅代表著一種技能,同時對于一個人而言更是一種必備的技能。所以我們在對高中生進行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強調其問題的解析能力,同時還應當以算術、寫作、閱讀能能力的綜合應用來提升他們的計算思維水平。
其次,計算思維作為一種抽象化、概念化的概念,它不僅是單純的計算機編程技術,更多情況下需要其操作者能夠擁有計算機專家那樣的思維進行深度內涵的挖掘。
最后,計算思維也是高中生在遇到問題過程中尋求解決途徑的一種方式,在傳統的思維中我們僅僅是憑借一些主觀的認知來展開一系列的問題研究,這種思維不僅是基礎構建上的一種認知,同時也是形式化的搭建。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中強調對問題的信息化解決能力。
高中信息化技術課下的計算思維,不僅為學生構建了一條全新的進步階梯,同時也為他們日后邁向更高學府、擁有更廣闊的眼界奠定了夯實基礎,每一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都應當站在計算思維的角度對學生展開能力的挖掘與培養:
信息技術下的計算思維能力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簡單的應用階段,也就是結合一些基礎知識來實現整個工具的應用與實踐;其次是綜合應用階段,指的是利用多種工具與手段進行融合以此來解決一些相對復雜的問題;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創造、應用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每一名操作者都應當利用全新的工具與手段來對一些尖端問題來進行相關技術的處理工作。對于高中生而言,其信息技術課上對于學生的問題能力解決依舊處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我們每一名信息技術教師都應當以此為出發點來對學生進行專業角度的計算思維培養,最終實現站在信息技術的角度對問題的解決與梳理。
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高中生不僅是信息技術工具的應用者,更多情況下他們還應當扮演著問題的解決者、新問題解決方案的參與者,通過有效的計算思維來進行整個信息技術能力的融會貫通,幫助學生成為未來信息技術的創造者而努力奮斗。
隨著近幾年來中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同樣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特別是在實踐教學中該門課程沒有像其他物理、數學、化學那樣得到廣泛重視。然而縱觀未來發展,我們可以預見這種計算思維與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未來生活中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每一名高中生都應當以此為契機來全面掌握計算思維的應用。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數據的分析、模型的建立以及最終方案的解決思路來提升學生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站在信息技術課程核心內容的角度來打造全新的信息技術課程核心價值觀,通過不懈努力與發展來夯實其不可動搖的學科地位。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信息技術課程下的計算思維并沒有在現階段的高中教育中受到充分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要從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認知理念,另一方面也要站在實用性教育的角度來幫助他們認清信息技術與計算思維的應用地位。每一名教師都有責任引導學生,通過對社會問題與自然問題的內容演變規律來進行有效的表達,最終以一種計算機處理的方式來解決好所遇的問題,要知道計算思維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下受教育者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未來我們的高中生無論在繼續教育或者就業的過程中,都離不開這種計算思維的輔助。
綜上所述,新時代下的計算思維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與基礎的計算、閱讀、寫作一樣成為信息時代下每一名學生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技巧與能力,每一名信息技術從業教師都應當站在戰略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這項能力,通過提升整體的信息技術核心價值觀來解決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這種科學的引導中實現自身計算思維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