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炎
(河南省許昌實驗中學,河南 許昌)
筆者在近來的高效課堂觀摩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語文味”的缺失。“語文味”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在情感激發(fā)、語言品味、道理闡發(fā)和情境渲染中,讓學生體驗到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令人陶醉的充滿詩意的、美感的教學。從教育科學的角度說,“語文味”追尋語文課程的本質(zhì)特征、本真價值和本色氣韻。不管是2011年語文課程標準,還是2017年最新公布的課程標準,都強調(diào)感悟、鑒賞。而最近的“核心素養(yǎng)”的新概念更是和語文味密不可分。鑒于此,語文高效課堂強烈呼喚語文味的回歸,對此,筆者有以下一些粗淺的看法。
語文味是“品”出來的,時下的高效課堂操作中則忽略了這一點,大多高效課堂模式缺乏對文本的品讀而顯得浮華和淺薄,有的是在導學案中規(guī)定學生自讀、默讀,有的干脆直接跳過對文本的初步感知而進入對文本的深層解讀中,語文的味道被大大地沖淡和稀釋。整堂課不聞讀書聲,卻只見學生的分組合作、慷慨陳詞。須知語文素養(yǎng)不是靠分析出來的,而主要是靠讀出來的。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讀”是一種感悟,感悟就需要去“讀”;“讀”是手段,感悟是目的;“讀”不僅能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把握,更能對語言文字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進行賞評。
筆者認為在高效課堂時代,閱讀教學中常規(guī)的范讀、領讀、齊讀、分角色朗讀以及背誦等形式仍不可缺少,這是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催化劑。在具體操作中,“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讀準字音、讀得通順流暢到讀出一種美感;由讀出節(jié)奏、韻味到讀出一種情感。“讀出美感”和“讀出情感”是“讀”的最高境界。在高效課堂教學中,仍然要激發(fā)學生依托文本形象,以類似的情感體驗,去領悟作者自我抒發(fā)或從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微妙傳神之處,從而激發(fā)學生敏銳的語感。
語文學習的“高效”是一個辯證的概念,這是由它的學科本質(zhì)屬性決定的,正如陸九淵所說“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此時的“讀”正是語文課堂高效的一個必備前提。試想,對文本缺乏感知,對文本的語言缺乏涵泳品味,必然不能達到對文本深度的有效挖掘,沒有讀書聲的語文課堂也不可能成為高效語文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fā)展。”在我們的語文高效課堂上,語文教師要能夠準確抓住教材和學生的情感觸發(fā)點,了解教材和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并在二者之間架設橋梁,使學生在情感浸染中,心靈受到撼動、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情感體驗中感悟到文本的精髓和深意,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情動情、以情傳情、以情啟情,才會喚起、感染、啟迪學生之情,使學生隨真情入情,更好地實現(xiàn)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領悟和分析。教師的情感越真摯、越強烈,就越能深深地打動學生,激起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波瀾。從一個心靈到另一個心靈的情感有著最熱烈最真摯的溝通的力量。
因此,讓情感訴求回歸我們的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的努力,我們一線教師要敢于對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說“不”,不是每一種課型都適合高效課堂模式,也不是每一種體裁的文本都能用同一種模式解決,我們應該避免在對文本進行挖掘時師生情感的缺席現(xiàn)象,教師缺位的課堂很難保證情感目標的達成。教師要使自己的情感回歸課堂,回歸自己的“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所以,語文的學習是離不開訓練的。但是在目前的高效課堂上,部分教師片面理解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片面理解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語文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導學生學習進行語言訓練時,往往出現(xiàn)一種急功近利的“非語文化”的偏向,簡單孤立、刻板機械、枯燥乏味地進行純技術性的訓練,忽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舍棄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品味課文中的人文內(nèi)涵的過程,而是把課堂的重心定位于“訓練”這一縱軸上。很多高效課堂導學案設置了大量的習題,和課文有關的、無關的,只要是所謂的經(jīng)典試題、高考試題,均被拿來作為訓練內(nèi)容。瑯瑯書聲不見,情文并茂、意蘊深邃的課文成了支離破碎、韻味全無的訓練素材,成了游離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戲。生動具體的感性體悟沒有了,代之以抽象的理性認識、做題技巧總結(jié)。這樣的所謂“高效”課堂淪落為淡化了形象、冷卻了感情的訓練課,失落了人文精神、審美情趣。
“語文味”的提倡由來已久,而時下流行的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模式卻存在如上所述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存在的問題必然造成高效課堂的“偽高效”。這就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高效課堂的探索與發(fā)展中牢牢地抓住語文課堂“語文味”的本質(zhì)屬性,體現(xiàn)語文教育的特征,達到語文教育本色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