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東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學,河北 隆化)
2021年高考改革是一場顛覆性的改革,這場改革必定會極大地影響到高中教學。為了從應試教育順利過渡到素質教育,教師應當積極思考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課程與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思想是內因,起決定作用。應試教育觀念經過多年的貫徹與實踐,已經深入高中教師的思想和心里,他們已經習慣了應試教育的上課模式,應試觀念影響和指導著教師的教學活動。毫無疑問,這對素質教育的實施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素質教育政策由黨和政府制定,它規定了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原則和方向。該政策具有綱領性、全局性、指導性和前瞻性。教師應認真學習和掌握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如《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與《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真正透徹地了解素質教育的含義和目標,只有認真學習和研究,才能掌握好其精神實質。只有深刻領悟素質教育的精髓,才能正確樹立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耙詫W生為本,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師深入理解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就能更好地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
素質教育不是否定應試教育,應試教育也有其精華。素質教育是在應試教育的基礎上產生的,是教育發展的進程。學校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不能對應試教育全盤否定,這會讓教師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應當以辯證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應試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綜合研究出對教學和學生最有利的課堂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封閉。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局限于教室和學校這個封閉的空間;教學內容都是根據高考而制定,高考不作為重點內容,教師并不在意,即使它們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好處;在教師心里,成績第一,學生的成長第二。這種封閉式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許多快樂,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放式教學模式從各個角度來說,都是勢在必行的。它允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興趣選擇教學內容;它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制定教學進度;它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既靈活又自由。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和學校以外的渠道獲得知識,除了課本,學生還可以從自然和社會中得到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招生制度對高中教學具有導向作用。新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直接影響了高中學校的教學工作。高考科目的調整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向和學習選擇權。高考成績的計算方法使得教師不能再對所有學生提出統一要求,而是要想辦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自己所教科目的學習需要。
傳統的高中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制度是以教學成果和學生的成績為標準,這忽略了對教師教學課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種評價機制極為片面,造成了教師過度關注成績,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學習主動性調動的不良結果。
評價不是結束。根據評價獲取有助于自我提高的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去分析和反思才是評價的目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沒有學會分析事實和創造教育現象,那么那些年復一年地重復發生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是枯燥的、單調乏味的,他就會對自己的工作失掉興趣?!?/p>
教師只重視自己的教學過程評價是不夠的,老師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教師如果只關注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學習是需要積累的。針對學生的努力,教師應及時鼓勵和表揚;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提出并給出指導意見。
素質教育思想的確立和執行、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對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評價的重視,能夠滿足新高考改革所帶來的改變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教學實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