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蓉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正中學,浙江 杭州)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個時候正是他們建立各種想法、培養各種觀念的時期。所以,培養初中生的問題意識是十分有必要的。
問題意識,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的一種意識。這也是現在的學生們所缺乏的。而出現這種狀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由于學生受到了諸多的限制,限制了他們開口的能力,就漸漸地導致他們不愿意在課堂上去思考、去提問。這不只是學生的問題,教師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他們對于學生提問的態度有好有壞,用大量的講解占用了過多的課堂時間等,這些因素都在影響著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很多的好處:
首先,可以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思考得多了,會把學生知道的認識的事物全部聯系在一起,才會發現平時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東西也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才會發現生活中的不一樣,從而發現生活中的更多美好。
其次,可以提高創新能力。有了這個能力,做起事情才沒有那么難,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事物。世間萬物諸多可能,都在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一切都將變得有可能。
最后,可以發現自身的問題,提高并改善自己。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強的問題意識,那么他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容易滿足,安于現狀。這樣的人看不到自身與他人的差距所在。培養自己的這種意識,能夠讓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發現那些不好的地方,然后再去改正并且做好。
作為學生,尤其是初中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問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很重要。那我們就應該對此重視起來,尤其是對初中生在科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我們都習慣了上課的時候坐在下面“聽”。不得不說那些學習好的學生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要沒有輪到自己開口去回答問題,是絕對不會去自己思考的。就是因為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改變現在的教學方式,不能只是自己說,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當學生不得不去說的時候,他們就會動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問題,去回答問題。只有他們愿意動腦了,才會發現許多知識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難。
教師改變了自己的方式方法,要想出各種辦法來讓學生開口。在這個時候,創設一個合適的情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幫助的。如果教授的學生的整體水平不高,教師所設置的情境就不宜過難,否則就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的心理,然后失去了思考的興趣;反之,如果學生的整體水平都很高,就不能設置那些簡單易懂的情境,那樣他們會覺得沒有挑戰性,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過難過易,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
關于情境的設置,主要的著眼點就是學生的興趣,只有他們對你設置的情境感興趣,那么他們才會樂于思考,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如果學生的水平一般,就設置成引導式的問題情境,因為完全靠他們自己思考可能會使課程難以進行下去,這個時候就要教師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指引著他們提出問題;如果學生的水平很高,那教師完全可以選擇開放式的問題情境,完全靠學生自由發揮、自主想象,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收獲。
學生愿意開口說了,教師也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來進行引導了,但是學生說出來的很有可能是沒有意義或者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問題。那么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了,因為不管教師怎么樣引導,都只是起到了一個輔助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學生自己。
教師不只是要想辦法讓學生開口,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敢于開口。要讓他們有信心,不怕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敢于想象才能夠發散思維,才能夠創新。要給他們足夠的信心。他們只有放心大膽地說,才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教師應帶領著學生創新并且發散自己的思維,去認識除固定答案以外的新世界。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年紀,對于未知事物充滿著好奇,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保留住那種好奇,然后慢慢形成一種習慣。這可以使他們在以后的任何時候,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有一些想法,不會片面看事情、武斷地去做事情。
問題意識是一種習慣,要培養初中學生形成這種習慣,這對他們的生活與學習都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