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芹 張鑫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在涂陽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100例涂陽肺結核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治療與常規護理,而實驗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方案,進行系統性健康教育。結果 因健康教育路徑具有連續性特征,其以時間為主線,以入院指導、護理評估、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病情監測、健康教育、延續護理等多種護理方法作為內容,形成一個詳細的護理計劃表,使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措施中,更加具有條理性和可行性。因此,健康教育路徑是一種科學、實用、高效的醫學護理模式。結論 對涂陽肺結核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和治愈率,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涂陽肺結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in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reatment an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adop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for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Results The health education path had continuous characteristics.It took time as main line,variety of nursing methods such as admission guidance,nursing evaluation,medication guidance,disease monitoring,diet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health education,and continuing care as content. Finally a detailed care plan was generated, which made nurses more organized in practicing nursing measures.Therefore,health education path is a scientific,practical and efficient medical care model.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p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furthermore improving nursing qualit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path;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plication research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傳染病[1],以乏力、消瘦、盜汗、低熱等癥狀為主要表現,而涂陽肺結核是具有較強傳染性的肺結核,患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活動能力的結核桿菌,因此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在臨床治療中與一般肺結核相同,因其傳染性強、療程長、療效緩慢、易復發等特點的存在,會使患者的心理情況發生較大的轉變,從而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常規的護理對患者的情緒無法進行有效的引導,其護理措施缺乏靈活性,護理有效性受到限制。在此基礎上,我院提出以健康教育路徑的方法對涂陽肺結核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而且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涂陽肺結核住院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納入標準:(1)均為痰查結核桿菌陽性患者;(2)均無認知障礙,意識清醒,無精神性疾病;(3)均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4)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齡(47.42±19.83)歲,病程2~6年;對照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1.5±17.68)歲,病程3~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治療與常規護理。而實驗組采取健康教育路徑方案,進行系統性健康教育。具體方案如下:
1.2.1 建立健康教育團隊,成立專業的健康教育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護師以上職稱人員組成,小組成員經過專業的培訓,且考核合格。
1.2.2 對于新入院患者,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分析患者的個性化差異,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護理計劃,使下一步的護理措施能夠按正常順序進行。
1.2.3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宣教消毒隔離知識。此步驟對于涂陽肺結核患者至關重要,告知患者及家屬,其痰液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嚴禁隨地吐痰,不要對著他人咳嗽,痰液要用紙巾包裹放入黃色垃圾袋焚燒或吐入含消毒液加蓋的容器內,外出必須佩戴口罩,保證房間經常通風,定期消毒;(2)指導患者規范治療。講明堅持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加強用藥指導,告知患者規范治療者復發率低;(3)指導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量,但要避免勞累;(4)飲食護理。注意營養搭配和飲食調理,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多吃牛奶、雞蛋、魚、蝦、瘦肉等食物;(5)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6)疾病知識宣教。通過觀看視頻、開展知識講座、健康手冊發放、微信群知識宣傳等形式,讓患者知曉結核病的發病原因、傳播途徑、復發因素和藥物的不良反應等,讓患者知曉堅持服藥的重要性,提高其治療依從性;(7)心理護理。 涂陽肺結核屬于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患者易出現孤獨、自卑感,而且傳染性強,需與家人隔離,同時告知家屬給予足夠家庭人文關懷,幫助其戰勝疾病的信心;(8)改善不良習性。根據全面調查結果,對于存在不規律作息、飲食不規律、飲酒、吸煙等不良習慣,實施針對性的思想教育[2],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9)出院宣教。堅持服藥;用藥監護;定期復查;不適隨診;復診指導等[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情況以及治療依從性和健康宣教知曉情況;依從性問卷調查內容包括:(1)按醫囑服藥;(2)濫用藥或自行停藥情況;(3)合理飲食;(4)戒煙戒酒;(5)定期復查;(6)作息是否規律;(7)情緒狀態等基本情況,完成上述七項表示具有完全依從,如果只是做到前五項屬于部分依從,否則屬于不依從[3],依從
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TATA 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依從率76%,低于觀察組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健康宣教知曉率比較
健康宣教知曉率問卷調查內容包括:(1)疾病知識;(2)藥物使用知識;(3)規范治療重要性;(4)消毒隔離知識;(5)藥物的不良反應;(6)生活方式改變;完成上述6項表示完全知曉,如果只是做到前五項屬于部分知曉,否則屬于不知曉,知曉率=完全知曉率+部分知曉率。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健康宣教知曉率80%,低于觀察組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肺結核是臨床常見呼吸內科慢性傳染病,而涂陽肺結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采用一種特定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效果不太理想,而健康教育路徑具有連續性特征,其以時間為主線,以多種護理方法作為內容,形成一個詳細的護理計劃表,從而使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措施中,更加具有條理性。因此,健康教育路徑是一種科學、實用、高效的醫學護理模式。我院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對涂陽肺結核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分工明確,同時根據患者病情情況,及時調整護理措施,從而降低無效護理行為的實施。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健康宣教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所以對涂陽肺結核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銀志.肺結核初治患者心理狀況分析與心理護理干預[J].內科,2013,8(5):563-564.
[2] 秦燕琴.優質護理對肺結核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4):73-74.
[3] 賴燕新.延續護理模式在預防肺結核初治患者復發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44-4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