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春
【摘要】目的 觀察奧硝唑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長春市二道區人民醫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予奧硝唑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3周。結果 觀察組53例中,治愈31例,好轉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23%;對照組53例中,治愈23例,好轉19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9.25%。兩組效果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奧硝唑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具有協同作用,效果較好,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盆腔炎;奧硝唑;左氧氟沙星;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盆腔炎是一種臨床中常見的婦科感染性疾病,是指發生在盆腔臟器中的炎癥反應,其特點是發病率高、病程較長、病情頑固、易于反復發作,故而廣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盆腔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腰腹部墜脹、食欲減退、陰道流血、月經不調、不孕癥等[2],應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近年來筆者采用奧硝唑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長春市二道區人民醫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0~56歲,平均(37.7±4.2)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2.7±0.5)年;對照組年齡22~55歲,平均(37.5±4.3)歲,病程4個月~3.5年,平均(2.5±0.6)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20~60周歲。②符合“盆腔炎”的診斷標準[3],有典型的臨床表現。③近1個月內未接受抗生素治療。④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年齡<20周歲,或>60周歲。②不符合“盆腔炎”的診斷標準。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肝腎系統嚴重疾患者,精神病患者,過敏體質者。④未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左氧氟沙星治療,先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規格為0.3 g:100 ml/瓶)0.3 g,1次/d靜脈滴注,連用2周;靜脈給藥結束后,再予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規格為0.2 g)0.2 g,每日2次口服,連用1周。共治療3周為1個療程。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方案的治療的同時,再予奧硝唑片(規格為0.25 g/片)0.5 g,每日2次口服,連用3周。共治療3周為1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3]
①治愈:經治療后,癥狀、體征均消失,白帶恢復正常,血常規、陰道超聲檢查等異常指標均恢復至正常。②好轉:經治療后,癥狀、體征基本緩解,白帶正常,血常規大致異常,陰道超聲檢查提示包塊縮小,且縮小>2/3,盆腔積液吸收>50%。③無效:經治療后,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白帶、血常規、陰道超聲檢查等異常情況無改善,或有加重。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53例中,治愈31例,好轉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23%;對照組53例中,治愈23例,好轉19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9.25%。兩組效果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盆腔炎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臨床中常見的是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及厭氧菌等,隨著近年來性生活開始時間的提前、人工流產率的增加等原因,導致本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本病的治療以抗感染為主,治療藥物較多,但如何合理選擇抗生素是擺在臨床醫務工作者面前的課題。筆者通過自身經驗認為,聯合使用奧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左氧氟沙星屬于第三代喹諾酮類抗生素,其特點是抗菌譜廣、抗菌及殺菌活性強、生物利用度高等。而奧硝唑則屬于第三代硝基苯類衍生物,其可抑制細菌合成脫氧核糖核酸,進而殺滅厭氧菌,且其具有不易出現耐藥菌株的特點。
綜上,針對盆腔炎患者,采用奧硝唑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具有協同作用,可有效增強殺菌強度,效果較好,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褚艷萍.左氧氟沙星聯合金剛藤顆粒對慢性盆腔炎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7):88-89.
[2] 陳一帆.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7,34(6):27-28.
[3] 黃 蕓.左氧氟沙星聯合奧硝唑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1A):80-8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