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丹
【摘要】目的 觀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兩組均治療2周。結果 觀察組47例中,基本痊愈25例,有效18例,無效3例,惡化1例,總有效率為91.49%;對照組47例中,基本痊愈21例,有效17例,無效7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為80.8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關鍵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疏血通注射液;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4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病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是在顱內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引起一過性的、短暫性的、局灶性的腦及視網膜功能障礙[1],其癥狀可在發病后1 h內緩解,但不超過24 h。本病好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尤以50~70歲之間為最高發年齡段,病情可反復發作,又被稱為腦梗死的“第一預警信號”[2],更可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需要積極治療。近年來筆者將疏血通注射液應用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當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選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52~66歲,平均(60.3±4.7)歲;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54~68歲,平均(59.9±4.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年齡50~70周歲,男女不限。②符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標準,既往無急性腦血管病病史。③由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年齡<50周歲,或>70周歲。②不符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標準,有新發的腦梗死病灶。③伴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異常及血液系統疾病者。④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對癥治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并給予維生素C片、尼莫地平片等藥物口服,予奧扎格林鈉注射液80 mg兌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靜脈滴注。共治療2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再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兌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靜脈滴注。共治療2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3]
①基本痊愈:在治療3 d內,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②有效:在治療3~7 d內,癥狀有所緩解。③無效:在治療后10 d內,癥狀無改善,病情未控制。④惡化:在1 d內發展至腦梗死者。
1.4 統計學方法
選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47例中,基本痊愈25例,有效18例,無效3例,惡化1例,總有效率為91.49%;對照組47例中,基本痊愈21例,有效17例,無效7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為80.8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情雖較輕,短時間內病情緩解,但如反復發作??烧T發卒中,其發病機制主要是微血栓形成和動脈粥樣硬化。依據其特點,可將其歸屬于中醫學“中風”范疇,其病機關鍵是瘀血阻于腦府脈絡,致脈絡不通而發病。因此中西醫在治療本病均以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為主。疏血通注射屬于一種中成藥注射劑,其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龍,二者均屬于蟲類藥,具有搜剔脈絡、活血化瘀的功效,而疏血通注射液則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藥理作用則顯示本品具有較好的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腦部微循環、修復損傷神經細胞等作用[4]。綜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耀勛,田 謐,楊 輝.臨床常見病550問[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254.
[2] 張 絨,代昌飛,何曉琛.丁苯酞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6,28(6):797-799.
[3] 馮永新.紅花注射液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12-13.
[4] 姚 波,孫玉敏,武學偉,等.疏血通注射液聯合桂哌齊特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10):1595-159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