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摘 要:本研究對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意義進行了闡釋,分析新形勢下輔導員與學生關系間出現的不和諧因素及其成因,最后從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工作、學生綜合素質、校園文化環境等方面探究改進輔導員與學生關系的策略,從而為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幫助。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信任關系
在我國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與學生作為兩大主體而存在。一方面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工作職責不僅包括幫助學生進行價值觀塑造和思想引領,還承擔著心理導師和生活導師的角色,要幫助解決大學生在思想上遇到的各種困惑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在整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狀況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和重要衡量指標,對輔導員工作具有直接并重要的反饋作用。因此,能否完成復雜而瑣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建立和諧的輔導員與大學生師生關系是前提,只有輔導員與學生之間關系融洽、和諧,才能達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服務工作的最佳水平。
一、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和諧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對于輔導員工作開展而言,輔導員與大學生信任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化行動的機制。一方面,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形成信任關系,可以大量節約輔導員對學生學習、生活等行為細枝末節的監督時間,減少對學生的疑問,也使學生無需對輔導員不時揣測、處處提防。另一方面,信任也意味著信守承諾。輔導員與大學生建立信任關系后,輔導員不僅關心學習困難、身體有疾病的同學,在班級評優、評獎、獎貸助困等工作中也會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而學生則會積極響應輔導員的號召,按照輔導員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認真完成學校、學院布置的任務和工作。同時,輔導員與大學生建立信任關系還為雙方的溝通交流、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相互協商提供了保障,以便及時發現輔導員工作中和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解決,有利于緩和師生矛盾,節省用于處理不必要的摩擦與矛盾的時間和精力,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地順利開展。
2.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學生對輔導員信任、認可、尊重,會增加輔導員的工作熱情,激勵其更加積極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也會更加坦率、自然地指出學生思想行為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輔導員教育引導下,逐漸將思想政治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會顯著增強。和諧融洽的輔導員與學生生關系就像在師生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增進師生感情,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發揮著重要推進作用。
3.有助于塑造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在和諧的輔導員與學生關系中,輔導員和學生都作為主體在平等的平臺上真誠交流和溝通,這種主體間性互動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有助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自信心,塑造主體人格。在輔導員真誠溝通和熱情關懷下,學生的安全感、受尊重感都會得到增強。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關系最密切的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在幫助大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發揮著具有直接并且重要的作用。
二、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中不和諧的因素
1.當前大學生部分思想行為特點的阻礙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主體,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素質、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都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重要影響,受新形勢下相關時代背景影響,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了一些了新的特點,其中部分特點給輔導員與學生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造成了一定阻礙。新時期大學生整體上人生觀積極向上,樂于奉獻,普遍認同和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品質良好,具有較堅定的文化自信。但是新形勢下的社會現實、思想輿論、網絡環境等也使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言語行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如功利主義傾向、消極人生觀等不良思想觀念的出現,部分學生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在一些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面前認識不夠深刻和準確,心理適應能力有待提升等等。
2.新形勢下輔導員工作的挑戰與不足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不斷深入發展,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成分、分配方式、利益關系等等日益多樣化,導致大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傾向。使得輔導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造成了一定阻礙,加大了工作難度。在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的情況下,輔導員如何有效教育和管理大學生,如何保證與每個大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溝通,都給新形勢下輔導員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與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如果不能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教育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不能有理有據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學生對輔導員的敬重、信任乃至親密感都會降低,容易造成輔導員與學生關系情感淡漠化等不和諧因素。
3.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
市場經濟發展增強了人們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念。這些不良觀念的滲透使大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與個人發展,對專業學習等直接有利于就業的事情高度重視,而對短期內不能直接體現發展促進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降低,在就業壓力影響下,部分學生在學生干部競選、黨員發展和評獎評優中摻入了功利化因素,并將這種功利化因素滲入到與輔導員的交往當中,使原本單純的輔導員學生關系變得復雜、功利,本該真誠信任、民主平等的輔導員與學生關系也產生了摻雜功利化、兩極差異化等不和諧因素。
三、構建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策略
1.提升大學生自身人際信任水平,構建信任關系的途徑
大學生的人際信任危機應從社會文化因素、家庭環境、教育經歷和大學生自身特點等多方面、多角度去考慮和認識。最根本的還是從大學生自身入手,培養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和人際交往技巧,構建有效的人際信任途徑。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能力并增強社會責任感的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人際信任水平。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對他人誠信、言出必行,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負責,不失信于人,盡量不給他人造成不良影響和挫折交往經驗。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應付復雜情景的能力,為人際信任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2.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搭建增進信任關系的基石
增進高校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增強輔導員自身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親和力、感染力,學校應從制度建設、道德認知與工作實踐三個方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構建良好的學生與輔導員的信任關系。首先是制度建設層面。一是在輔導員的職業道德與素質方面,在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層面要求輔導員加強對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學習,加強工作研究,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二是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指導方面,要深入學生寢室、深入學生課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別是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三是學生事務管理與服務方面,配合專業教師做好學生的學業輔導工作,特別是誠信教育及時到位、學生評獎評優工作公平公正;學生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到位并妥善解決處理;能夠及時、高效地完成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其次是道德認知層面。輔導員工作中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真誠地尊重、信任、了解每一名學生,獎懲分明;要認識到自己與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個體,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這種認知的深度將有助于師生間的相互理解,使學生對輔導員從相知到相信,從而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最后是工作實踐層面。輔導員要通過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昂揚的工作熱情,在心理、情感等多層面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贏得學生的信任。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是輔導員,但他們的工作瑣碎繁復又深入學生。對輔導員而言,要對工作做到用心和細心,在平等、尊重的原則下積極深入學生生活,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加深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與體諒,從而信任輔導員。
3.改進大學生人際交往水平,拓寬信任關系的通路
大學生人際交往水平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階段,主要受大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可從改變不合理認識、完善人格和樹立正確交往觀念等方面入手,加強大學生對自身交往能力的培養,進而建立起對輔導員及他人的信任。大學生應客觀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容貌、體型,對自己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身心理活動的狀況、過程、特征等都能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這有利于他們在交往中明確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選擇適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水平。大學生還應該學習和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理論,這能夠幫助大學生用科學的、動態的、發展的和歷史的眼光看待人際交往問題。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能夠使大學生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原則和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水平。
參考文獻:
[1]淺議大學生輔導員素質的提高[J].李昌玲.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9).
[2]從高校學生的視角解讀師生間人際信任[J].丁翠萍,趙明仁.學園.2011(03).
[3]高校輔導員素質結構模型的構建[J].彭慶紅.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