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惠容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羅漢中學)
近幾年來,我校的體育課程建設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體育教師在幾十年的辛勤工作中不間斷地對體育課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有益的改革,特別在新課改之后在教育發(fā)展形勢影響下對如何加強體育課程建設、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直接影響我校體育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和發(fā)展。
在我國市場經濟大趨勢下,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全面深化改革,對體育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學內容都提出了更進一層的要求和挑戰(zhàn),給學校注入了新的青春活力,同時也對體育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新課改之后在教育發(fā)展形勢下教師師資水平存在差異,特別是各自的發(fā)展快慢節(jié)奏不一,有脫節(jié)和不適的現象。
1.體育教學中強調安全,談“安全”色變而延伸出一種對體育教學的束縛。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差異以及教師的教學思維和行為的偏差產生限制教育,有形與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形成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不健全,學生勇于拼搏、創(chuàng)新不足,謹慎有余,缺乏實干精神,特定的社會教育發(fā)展造就一代人,影響了一代人。
2.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是高層次、高要求的教學,在體育課程建設這個大系統(tǒng)中,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條件和教學評估是構成該系統(tǒng)的五個子系統(tǒng),其各自固有的規(guī)律將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改革深化進程。無論從教師的素質效應還是學生的接受能力都相互有一定新的適應過程,但不能過激地拋棄原有的好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一味地追求新標準、新教法。
3.對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無所適從:體育教師現僅有指導性《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一本,各種自備資料不一,僅供個人參考,校本教材的編寫師資能力、水平有限,各年級教師自主備課質量不高,形式各一。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學生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的差異顯示出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
4.其他因素影響體育教學。初中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擔負著小學畢業(yè)生的繼續(xù)教育和向高中、職校等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的雙重任務。小學畢業(yè)生無論成績好壞、素質優(yōu)劣都能順利升入初中,家庭條件好的進入城里讀書,這為農村初中統(tǒng)一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一些不好的社會現象和不良的社會風氣,如抽煙喝酒、上網、耍手機玩游戲熬夜等,也給學生精神和身體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大了學校教學的難度。
擺正心態(tài),正確、辯證地對待新事物,不要片面理解盲目地失去正確方向。轉變思想觀念多學習多體會,循序漸進,新舊結合,實踐出真知。經驗總結加創(chuàng)新,一步一步走踏實。從現代課程論的視角看,體育課程是多維度動態(tài)過程,我們必須運用現代科學的系統(tǒng)方法進行認真思考,從中發(fā)現其固有的規(guī)律來加強學校體育教學。
1.體育教師要加強綜合型的學習,進一步更新體育課程觀念,改變以課堂、教材、教師為主的教學形式,不要讓陳舊不良的教育觀念約束學生才智發(fā)揮、發(fā)展,樹立新的觀念,把體育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作為具有豐富內涵的教育,從而指導我們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完成教育任務。逐步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內課外相結合、身心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觀賞參與相結合,教書育人,全面培養(yǎng),學以致用,終身受益”的教學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我們拓寬體育教育的思路,堅持以體育教學為中心,群眾體育為基礎,競技體育為龍頭,全面開展我校的體育活動,創(chuàng)特色運動項目,促使體育競技、體育鍛煉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堅持增強體質,堅持普及和經常鍛煉為主的主要原則,讓學生逐步形成體育鍛煉意識、能力和習慣,使學生真正掌握終身鍛煉的知識能力和方法。我們要把看似平淡無奇的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過程逐步達到體育育人的目的和任務。
2.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中的作用。隨著國家經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各種因素使人們的身體鍛煉越來越少,人們的體能呈下降趨勢,尤其在校讀書的青少年,多數時候在校學習,很多家長怕自己的孩子累了苦了,對自己孩子如何鍛煉不了解,思想不夠重視。新課程要求體育教師要有綜合素質較高的能力,體育教師能力及態(tài)度決定著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著一代,體現了體育教師在課程中的作用:體育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師始終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增強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讓學生在體育學習與鍛煉中體驗到運動樂趣與成功,隨著學習水平提高,逐步增進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安全從事運動的能力,加深對運動的理解,逐漸明白長期體育鍛煉對自己的體能、機能、精力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時與平時營養(yǎng)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隨著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增強,身心逐漸強大,對各種事物也就有自己的正能量觀念,使自己融入發(fā)達的社會中,成為社會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小偉,邵山.堅持依法治教 促進學校體育發(fā)展[J].中國學校體育,2006(10).
[2]盧文云.中國農村體育研究述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