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民族中學,廣西 桂林)
隨著知識的逐漸增加,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難度加大,教師教得困難,學生學得勞累。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四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效果不佳。如何掌握英語閱讀技巧,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并且在高考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一種觀點認為: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多地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將閱讀材料作為傳授詞匯、語法的形式,造成學生理解難度的增加。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固然,英語閱讀教學并不是單純地為了累積詞匯和語法,但不可否認的是,詞匯的累積量在學生閱讀學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試問:如果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太少,那么他又如何理解文章大意,更遑論將閱讀所得內化并應用。例如2018年高考全國卷的閱讀理解中,在題目Which tour do you need to book in advance?中,book指的是“訂購”的意思,in advance指的是提前的意思,題干大意是:哪趟旅行你需要提前預訂?如果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少,對“book”的理解僅限于“書”的淺在層面上,那么,學生對題干的理解就會出現錯誤,更無法依據文章選出正確答案。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匯,只有掌握大量的詞匯才能輕易地根據語境分析文章內涵,在閱讀中實現能力的提升。閱讀理解中累積詞匯可以建議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詞匯,自行翻看詞典,掌握詞匯含義,在日積月累中達到量變向質變的過渡。
從閱讀角度來看,積極思考是閱讀教學與學習的必備特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發現式教學指教師極大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發現式學習指學生滿腔熱情地進行閱讀學習,雙方共同牽手,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挖掘材料,掌握閱讀材料所傳遞出來的信息,讓學生對文章有全面的理解。這對于強化學生對文章本身的感悟,讓學生更熱情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十分有利。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材料信息,提出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在閱讀材料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積極思考的能力。
之前看到一篇高中英語作文范文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文章主要圍繞互聯網的優點和缺點進行闡述。關于這篇文章,教師在分析講解中,可以先讓學生將自己認為的互聯網在生活中、學習中具有的優點和缺點描述出來,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表達。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先發現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再通過閱讀、思考理解文章內涵。
英語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英語閱讀教學需注重“讀說”結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者精彩的閱讀內容,鼓勵學生鑒賞閱讀,并能夠將閱讀的文章進行朗誦,逐漸加深難度,進一步進行英文解說。自己選擇閱讀材料,有利于學生保持閱讀興趣;對文章進行朗誦和解說,突出了學生語言學習和口語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將學生的“讀說”有機結合,實現了在閱讀中表達,在表達中思考,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閱讀學習后能夠熟練駕馭英語語言的樂趣,這是培養學生趣味性學習、思考的重要方法;其次,將“讀”與“寫”相結合。英語學習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真實反饋。將英語閱讀與寫作相整合,讓學生通過閱讀產生情感認知,并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讓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所得應用于寫作實踐中,突出其主體地位。總之,英語閱讀的學習效果最終會在交際中體現,那么,將閱讀巧妙地與說寫結合,是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高中教材中所選擇的英語閱讀材料都是通過精挑細選而來的,這些資料中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內容豐富,極大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的知識量和閱讀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并且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因此,對于閱讀材料的選取,并不要求都局限于教材版本中,要結合教學實際,幫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尋找難易相當的閱讀材料,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天天閱讀的習慣。經過積累,其閱讀能力自然能夠提高。
我接手班級英語教學后,第一件事就是調查學生的學情,根據學情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如電子閱讀、書本閱讀等,要求學生每天抽出五分鐘來進行閱讀,五分鐘進行思考,十分鐘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于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效果顯著,一段時間后,與其他班級相比較,他們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針對學生學情,積極探索,找到一種教師少教、學生多學(即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技巧。相信,只要我們大膽創新、實踐,不斷總結、反思,一定能夠找到閱讀教學中事半功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