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楠
(貴州省長順縣民族高級中學,貴州 長順)
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手段,具有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作用。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體現了實驗教學的探索精神。在高中化學的實驗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運用探索式及教學模式,學生也應有意識培養自身探索精神,進而優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構建并執行實驗探究式教學的模式,成為當今化學教育從業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高中化學要求學生掌握許多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化學概念和化學公式等。學生若想要牢牢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只憑借死記硬背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只有具有探究式精神,在化學實驗中,通過對化學問題的思考與探究,通過實驗現象才能深化對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強化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掌握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的目的。
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培養學生個人與群體的綜合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創造力、實踐能力等。教師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的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實驗中培養實驗思維,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提升創造力,提高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由于高中化學相對較為復雜,對于一些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書本知識時往往是被動學習,這樣遠遠不能達到教學目的。在高中化學的教學實驗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啟發式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充滿化學學習熱情。并且,在以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化學實驗只是“三分鐘熱度”,很快就失去了學習熱情,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學生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學習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得以培養。
在進行探究式模式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探究主題,也可引導學生與其共同制定。在實驗開展前,教師給學生講解實驗目的、實驗操作以及實驗所需注意事項等,進而使學生實驗行動力更加有效,提高實驗效率。在設定實驗主題時,教師可充分聯系實際生活,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實驗的效率。
在進行實驗探究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充分掌握有關化學試劑的性質特點,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過程,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仔細做好記錄。
實驗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并鼓勵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歸納,并做好記錄。在記錄與總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能使學生完善自身化學知識體系,并提高個人探究能力。
在實驗結果分析之后,學生往往能夠總結出常規化學知識,但這對于培養其樹立良好的探究精神遠遠不夠。在進行完實驗總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果做更深層次思考,并聯系與該實驗相關的其他化學實驗談個人看法,并能夠對一些未做過的實驗進行合理推測與表達,這充分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與自主探究的精神。
興趣是學習旅途中最好的向導,學生只有對化學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進行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在課堂講解有關“二氧化碳”的知識時,可創建如下情境:夏日炎炎,一天午后的一節體育課,一名學生在打完籃球后買了一罐可樂,在準備喝可樂的時候發現里面冒出了許多氣泡,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此情境在生活中很常見,老師可以由此引開“二氧化碳”的話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實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的自身教育理念應合理轉變,讓學生站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不能只是采用傳統的“三段式”化學實驗教學方法。開放式實驗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讓自身教育理念、方法、內容以及評價都變得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進而達到探究式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優化自身的“舊”教育理念,改進“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對于化學探究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化學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在掌握化學基礎理論與實驗操作知識的同時能夠積極思考并探究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在化學學科學習上的創新和自主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