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來
(廣東省惠東縣惠東中學,廣東 惠東)
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環境的深入,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成為教師教學所要研究的全新內容,而隨著對學生成長訴求的研究,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模式進入了教師的眼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其中,生物實驗可以推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深刻記憶實驗內容,進而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實驗探究的過程則可以推動學生探究精神、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素養的發展,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在生物教學課堂得以提升,并且實驗教學還能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新鮮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那么,應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有效開展實驗教學模式呢?筆者認為應從生物實驗的三個階段著手:實驗準備階段、實驗進行階段、實驗評價階段。下文,筆者便就這三個階段的教學研究來進行一番論述。
實驗準備階段不單單指的是實驗器材及方案的準備,更重要的是教學方式的準備,一個好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高效地完成實驗,并使學生在實驗學習中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分組學習模式,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顯然,實驗能夠更快更好地完成,而且教師還可以讓小組間進行良性競爭,這樣,學生便能夠以一種爭優的心理去進行實驗,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優化自身的實驗環節,進而推動其實驗效果的提升。或者,自主學習模式也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教學模式,相比于分組學習,自主學習更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師通過對學生設立實驗目標使學生自主探究,能夠使學生在自主實驗中,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等能力,并加深學生對所操作實驗的認知。學習模式的選擇是教師在實驗準備階段的一個重點,關于這一點,教師可以依據實驗的難度來選擇,操作難度較高、步驟較繁瑣的實驗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實驗,而較簡單的實驗則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
實驗準備階段還包括教師教學策略的準備,例如,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來使學生對實驗有一個充分認知,一般來講,教師都是通過對實驗的分析講解、步驟示范、歸納總結這三步來完成,但是老套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存在一定的影響,教師可以采取趣味教學策略來進行生物實驗教學,通過一些趣味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以激發。例如,在做《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這一課時,筆者便對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大家都知道人體內水的含量為百分之七十,而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都是糖類、脂肪等有機物,那么,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生物組織中的配比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實驗。”這樣,教師通過一些趣味問題,便能夠保證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從而促進課前教學準備的良好完成。
實驗準備階段對于實驗教學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充分的實驗準備才能夠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保證學生在實驗中的成長和發展。實驗準備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必要的實驗器材及方案的準備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資料搜集與整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成長,而教師對教學所做準備則能夠使學生充分地投入到實驗中,提升自身對實驗的理解程度及掌握程度,并推動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成長。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準備時,應充分考慮好學生的學習訴求,進而制定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以推動學生學習效果及個人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推動學生對實驗結果、現象、實驗法、實驗器材及試劑的掌握,那么,生物實驗怎樣進行是教師教學所要研究的重點。首先,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時,可以讓學生以實踐的方式來檢驗一些實驗理論,如“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而不能檢驗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非還原糖”這一理論,便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進行檢驗,學生親自實踐的結果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記憶。其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啟迪性的教學,以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學生在進行“調查人類常見的遺傳病”這一實驗環節時,筆者便啟迪學生思考調查對象如果是發病率較低的遺傳病會給實驗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調查范圍小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等,這樣便能夠啟迪學生發現實驗中的問題,加強學生對實驗的認知。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尤其是在實驗教學中,只有學生具備進行生物實驗的高度興趣,才能夠一絲不茍地觀察實驗的每一個細節,進而更好地把握生物實驗,因此,教師在實驗進行階段,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引導,為實驗增添一些更富有趣味性的元素,從而使學生能夠產生對于生物實驗的興趣。而對于學生而言,在教學進行階段,一些異于教材中的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使其感受到生物教學的多樣性及多元化,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時,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實驗對象及內容。例如,在做《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這個實驗時,可以選擇不同的蘚類植物來讓學生進行實驗觀察,這樣就會使每組同學的實驗材料都不同,學生不但對自己小組的實驗情況感興趣,還會對其他小組的實驗情況也產生興趣,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并且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采集并制作標本,還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創新型的實驗來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加。
實驗進行階段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在這個階段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興趣做好把控,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精力充分放到學習中來,繼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并且,教師應在實驗進行階段中,充分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使學生能夠在實驗中鍛煉自身的思考探究能力、實驗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并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寬度能夠在實驗中得以增長,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長,使學生在獨立面對學習困難時,能夠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對學生起到的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作用,還應包括學習自信的樹立。在實驗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引導學生對生物實驗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實驗操作的自信,使學生能夠形成更好的學習心理。筆者認為合理的評價要做到以下幾點:(1)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合理評價,實驗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程度及實驗操作水平,教師在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點評時,一方面要將學生實驗的不足指出來并幫助學生解析其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促進其對于實驗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要對學生的實驗結果給予肯定,肯定學生實驗的成功,進而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形成。(2)對學生的實驗表現進行評價,如,教師對積極向教師尋求幫助的行為進行表揚,可以使學生明白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要積極向教師尋求幫助,而不是閉門造車,有利于形成一種積極提問的學習風氣,或者,教師對于自主解決問題的行為進行表揚,可以使學生明白自主探究的重要性,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3)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里,教師便可以綜合地對各組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點評,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并使學生形成一種競爭的心態,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
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進行自評,使學生能夠充分認知自身實力,對自己存在的優缺點能夠有一個自我剖析,進而推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實驗進行點評,使學生能夠說出自己心中的期許,這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進而制定出更符合學生的實驗教學策略。
實驗評價階段是實驗的最終階段,教師做好實驗評價階段不但能夠推動學生對實驗、對自身方方面面的認知,還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實驗各個環節,繼而將實驗總結融入實驗評價階段中,使實驗過程更加簡潔。這樣,學生在對實驗進行評價時,便能夠對每個實驗環節進行點評,這就使學生自主完成了實驗總結,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并且教師在評價階段還可以為學生布置合適的學習任務,針對學生在自我評價中暴露的缺點,進行補充鍛煉,從而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實驗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把握好實驗的每一個環節,并在每一個環節都依據學生的學習訴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實驗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這樣,教師才能夠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識水平,鍛煉自身的實驗能力及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綜合發展。總而言之,實驗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推動學生生物綜合素養的全面成長,并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鍛煉,對于素質教學目標的達成能夠起到極好的促進作用,是教師教學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