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友
(山東省諸城市林家村初中,山東 諸城)
從事班主任工作22年來,我注重念好“凈、靜、競”三字訣,做到了讓學生心靈純凈,學習環境干凈,教室秩序安靜,同學之間形成“競”的局面,提升了班級管理素養,提高了班級管理水平,推進了班主任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我認為,現在中學生之所以難管理,是因為學生思想不單純,考慮與學習無關的事太多。造成學生復雜的因素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和學生自身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在學校對學生五天的教育比不上學生回家兩天受到的影響。學生通過看電視、上網、社會交往等接受大量的信息,而很多頹廢、落后、不健康的垃圾信息給學生造成了反面影響,這些反面影響造成了學生不單純。再就是家庭環境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也起重要作用。還有學生自身原因,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大多個性張揚、價值取向多元化,這造成了學生思想的復雜。
針對這些問題,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后,我都分析學生現狀,第一是給全體學生“洗腦”。我先讓學生確立角色意識,明確做學生的職責,找到做學生的樂趣。學生,是以學為“生”的,不學就難以生存,做學生的要把學習看作自己的“業”,要像梁啟超說的那樣,對學業要“敬”和“樂”,這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不二法門。第二是讓學生有目標意識。給學生講“水滴石穿”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堅硬的石頭之所以被柔軟的水滴穿的道理。第三是感恩教育,凈化學生的心靈。我讓學生給父母寫一封感恩信;讓學生給家長做一頓飯、洗一次腳;組織學生進行敬老、愛老演講活動等,學生充分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根子上凈化了學生的心靈。第四是關愛學生,讓學生找到溫暖。學生在學校生病或出現受傷等意外,我及時通知其父母,并協助父母處理好相關事宜;學生在學校出現孤獨、抑郁等心理問題,我及時找學生談心,掃清學生的心理障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通過對學生的關愛,我和學生建立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經過角色意識教育、目標意識教育、感恩教育關愛學生,大多數學生轉變了觀念,腦子里沒有了雜念,心靈變得純凈。
靜生智,寧生慧,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博學無以廣才。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都要和學生講“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嚴令學生在教室保持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在宿舍保持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為此,在安排學生座次前,我和班委會成員充分考慮全班學生的學習、性格及個人習慣,對那些特別活躍的學生,不讓他們聚堆,對自控力差的學生安排一名自制力強的學生。讓學生在教室內保持安靜的秩序,就是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有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宿舍內保持一個安靜的環境,就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休息,精力更加充沛。讓學生在教室內保持安靜的秩序,特別是早晚自習課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這和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并不矛盾,應該說是一致的。每節課,沒有學生安靜的獨立思考,就沒有小組內熱烈的討論,就沒有學生在課堂上爭先恐后的發言。
當然,學生紀律上的“靜”還包括升國旗、掃墓等集體活動時全體學生的肅靜,開會、聽報告時全體學生的寂靜等。事實說明,學生在一個“靜”的環境中能夠更好地健康成長。
工作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只有競爭,班級才有活力,有生氣,班風才正,學風才順,學生學習的熱情高,班級學習氛圍濃。
一是班內小組競爭。我采取小組合作均分制原則,科學合理地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有組長和副組長各一名,負責小組內同學的學習、衛生、紀律等。由班委會成員、課代表組成評價小組,每天安排人員記錄各組學生課堂紀律、小組衛生及學生作業收交、好人好事等情況,每周對各小組進行總評,評出班級的周冠軍,根據小組每周表現,評出班級的月冠軍小組,進行表彰鼓勵。二是學科競爭。充分發揮課代表的作用,要求課代表帶頭,提高學生學習這一科目的興趣,保證學生課堂上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要求課代表帶領全班同學和兄弟班級比一下學習這一科目的干勁,比一下學習成績,并根據每一次學情檢測,及時總結各科目的得失。三是同學競爭。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及時找全班每一個學生談心,鼓勵學生積極進取,讓每一個學生在班內或別的班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寫出趕超同學的名字,訂出趕超計劃和趕超措施。對已經趕超的同學,再讓他們確定更高的目標,最后的境界是讓學生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粗心、緊張、恐懼、驕傲等,每門功課力爭做到自己最滿意。
事實證明,學生在一個良性的競爭學習環境中,學生自制力逐漸增強,自身潛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凈、靜、競”三字訣班主任工作法,創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精力充沛,心情愉悅,信心百倍,激情飛揚,學生不僅能夠高效地學習知識,更能夠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