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龍陽中學 黑龍江七臺河 154622)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授課理念產生了較大的變更。教師打破了傳統教學形式的束縛,不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教師開始更多的注重學生的發展性,獨特性,創造性和自主性。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教育的需要,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必須積極貫徹新課改要求,將課堂變成對話、溝通、探究、展示的平臺,努力做好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其主要是通過教材和老師講解,教小學生算數,四則運算,圖形等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字概念比較模糊,所以教學中經常以兒童化的手段來進行數字概念的表述,這樣既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又準確的展示了數學的邏輯。由此可見,小學數學展現形式是形象生動的,教材內容是抽象具體的。因此說小學數學具有比其它學科更明顯的形象性和抽象性。[1]
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因為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理解能力有限,且處于學習萌芽階段,不具備自主學習和融會貫通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授課經驗和專業水平,合理兼顧數學的形象性和抽象性特點,使小學生明確的了解數學知識,并學會掌握和應用。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生活,活動,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不僅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探究,分析運用等能力,并且也是其它學科的基礎。但是小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比較局限,所接觸的數學知識也非?;A。因此,小學生會片面的認為數學只是簡單的算術,這種潛意識不利于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全面掌握,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自身的成長與發展。面對這種現狀,高效課堂的構建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課堂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創設生動,自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疑問,進行探索和證明,進而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促使小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學生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得以革新,教師開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教師會引導小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思考,動手實踐,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從古至今,中國經歷了多次教育體制改革。但是時至今日,“應試教育”仍然是各個學校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大多采用傳統落后的授課形式,學生只懂得聽講記憶,應對考試。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變得索然無味,死板局限。小學生的數學教學現狀也是如此。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也不符合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并且極其不利于小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和發展?;诖爽F狀,小學生數學教學必須進行革新,構建高效課堂數學。[2]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為小學生提高活躍,自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加趣味性,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多多引導小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提問,從而提高其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新時代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色彩鮮明的圖片、影像等資料,為小學生直觀展示知識內容,讓學生更便捷的掌握課堂內容。另外,也可以聯系小學生身邊經常遇到的實物供學生觀察觸摸,進行親自操作和研究。例如: 教師教小學生認識時間時,可以拿實物鐘表讓學生直接觀察,通過鐘表的運行更好的理解時間。通過這種引導小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的授課方式,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不僅能高效的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3]
無論是哪種教學方法,一旦長期反復的使用,學生都會產生煩膩感。對于年齡尚幼的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學生的耐心有限,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熟悉的事物往往會失去興趣。因此,小學生教學更應該注重方式的靈活多變。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結合每節課的內容,堅持靈活教學。所謂高效課堂,不僅僅由教學時間,課堂容量和學生接受效果決定,還應該考慮師生之間的認可信任,溝通交流,以及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習慣養成,思考能力等諸多方面。只有效率和效益同時最優化,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除此之外,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師生之間應該培養更多的默契性。例如,當課堂出現突發狀況時,老師需要帶動學生一起隨機應變,冷靜對待。結合突發狀況本身,盡可能聯系到課堂內容中來,從而在提高小學生處理問題能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課堂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創新型教學理念,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打破傳統的“老師一味講學生一味聽”的教學模式。
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來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令學生去鉆研數學,應用數學,再創造數學的引導者。小學生數學的教學工作,必須重視教學手段的與時俱進。教師可以采用講解,討論,實驗,合作等靈活多變的方式,并結合課堂內容,對小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改的指引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格特點,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學習規劃等方面合理安排課堂內容,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從而使全體同學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此外,教師還應該適當加入課堂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際應用能力,從而輔助教學目標的實現??偠灾?,小學生數學教師應該合理結合時代發展,社會需求和自身教學特點,科學的采用創新型教學手段。另外,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豐富多彩的內容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加入,可以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效支持高效課堂的構建。
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合作交流。對于小學生數學課程而言,內容比較抽象枯燥,缺乏趣味性,并且具有一定難度,小學生可能會不容易掌握。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合作學習是新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教學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主要是采用對學生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合理組合,一起學習交流。在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互相配合,互相學習,自由交流,共同討論和實驗,從而不斷提高其學習成績和個人素養。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小學生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愛上了數學課,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此外,小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可以取長補短,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彼此合作交流的同時也存在良性競爭意識,這對于促進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具體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趣味性,讓小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對應組,分別總結歸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并彼此交流其重要區別,從而促進小學生深刻記憶關于“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提升其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4]
小學生教師科學合理的幫助學生搭建數學知識體系,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在小學學習階段,小學生不具備數學知識基礎,缺乏生活經驗和閱歷,思維能力不足,所以小學教師應該為其構建知識體系。通常,教師可以利用具體形象的輔助工具來進行教學,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使小學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師教小學生學習“加法運算法則”時,可以利用數學小棒進行演示。讓學生通過數學小棒這種具體實物直掛認識到加法運算的規律,從而更好更快的理解運算法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是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一項必要舉措。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才能符合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切實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僅傳授給小學生應該掌握的數學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