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830026)
由于大學生心理和思維逐漸向著成熟方向發展,已經不能用單一的眼光看待大學生心理發展。這就應從大學生日常學習習慣和處事行為等方面判斷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明確大學生出現心理變化的原因,據此開展強有力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對于高校教育來說,合理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在短時間內捕捉到其自身心理變化趨勢,還能結合大學生實際情況改善高校現行教學模式,以實現高校綜合教育水平提升的目標。[1]
多項數據表明,學生在不如大學前后自身心理素質和綜合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從學生心理素質的角度出發,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后,其自身心理素質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逐漸向著成熟的方向發展。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我意識日益鮮明,能夠按照自身意愿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且大學生能夠通過自身所作所為開展自主評判等心理活動,使得大學生對自身心理變化趨勢等方面有所掌握,對于大學生后期學習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對于剛剛步入高校的大學生來說,對突如其來的教學變革會產生一些不適應的情緒,導致學生對高校教學環境心存抵觸。而在逐漸適應高校教育環境的條件下,大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逐漸提升。而且在新的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學生心理特點發生改變,主要變化趨勢表現在從單純學習轉變成社會探索上。這一改變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高校教學氛圍,還能實現大學生心理社會性功能逐漸完善的目的,驅使大學生心理向著成熟方向發展。[3]
一般來說,步入高校的學生其身心成熟力度得以提升,在學習環境和社會發展動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大學生心理逐漸穩定。而且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年齡特征之間的關聯性越來越低,其自身心理發展特點往往受學生個別特征的影響。在個別特征差異的條件下,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大不相同。在這一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下,就需要高校教育人員能夠細致分析學生個別差異。明確學生個別差異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產生的影響,以保證高校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構建更為合理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模式。
在進行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的同時,必須保證高校管理人員對心理素質教育的重點要求有所掌握,盡可能保證所構建的心理素質教育能夠滿足高校綜合發展需求,在提升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水平的同時,使得大學生心理培養工作全面落實。就目前來看,我國各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重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與社會人士相比,大學生心理尚未發展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為保證大學生在畢業之后更好的適應社會氛圍,可以對大學生實施價值觀和自我意識教育,確保大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社會變化趨勢,同時更好的尋找自身社會角色價值。在激發大學生對社會心理感悟的同時,確保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順利開展。第二,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對其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時遇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社會變遷所產生的壓力上。這就需要在實施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時引入幸福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提升大學生自身幸福感的同時,使得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能夠滿足大學生多方面心理需求。第三,從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其主要作用表現在挖掘大學生自身潛力上。為此應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時應用成功教育模式,通過一系列成功案例引導大學生心理正向變化。激發大學生對社會的向往,確保大學生在畢業之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氛圍。[4]
由于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涉及的課程比較多,整體教育難度比較大。為控制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出現問題的可能,必須按照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高校教育水平等方面制定合理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嚴格遵循相應模式要求開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強化大學生心理內涵,確保大學生后期發展水平得以提升。具體分析,在構建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為保證大學生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充實自己,就需要高校能夠按照大學生心理需求為大學生提供一系列社會實踐機會,在提升大學生對社會發展趨勢掌握力度的同時,使得大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價值。而且合理的社會實踐活動,還能夠保證學生自身思維得以完善,使得大學生更好的融入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氛圍當中,彰顯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實質內涵。第二,由于心理素質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高校在心理素質教育中轉變單一教學模式,同時向大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素材,確保大學生能夠按照自身意愿選取適當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提升大學生問題處理能力,確保大學生自信和獨立等屬性得以提升。第三,由于大學生心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極有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心理。為此,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部門必須強化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力度,改善大學生自身不良心理,幫助大學生在短時間內走出心理困境。
綜上所述,了解到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水平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這就需要結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制定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改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不合理的地方,確保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與我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處于相互銜接的狀態。而且上文還明確的闡述了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產生的影響,使得在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驅使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