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龍
(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甘肅 臨夏)
隨著社會的發展,流行音樂逐漸得到普及并受到青少年群體的廣泛喜愛。流行音樂泛指一些具有時代性、通俗性、大眾性的音樂作品,是一種輕松活潑、廣泛傳播的音樂形式,是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文化現象。目前,流行音樂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對于傳統的音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青少年群體普遍存在喜歡流行音樂、排斥其他音樂形式的現象。在此背景下,如何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教學中,實現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教育的有機融合,有效引導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和甄別能力,是當前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課題。
流行音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要表達方式,體現了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方面他們生理發展漸趨成熟,情感豐富,思維活躍,但另一方面他們學習任務繁重,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心理較為敏感,思想萌動。基于高中生青春期的種種特征,流行音樂能夠提供一種情感和心理的宣泄渠道,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放松身心。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同樣能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力量,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受到美好情感的鼓舞。同時,將流行音樂融入教學之中,能夠產生遷移效應,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音樂教學更富有生機與活力,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和甄別作用,選擇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融入教學過程中,使音樂課堂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高中生普遍喜歡流行音樂,但當前的音樂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有的并不適合高中生聽。作為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引導學生甄別和選擇健康、積極的作品,以免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首先,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對流行音樂趨勢的關注,廣泛了解當下的音樂作品內容和形式,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教師應在課內外向學生推薦和介紹一些內容積極健康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去聆聽和欣賞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遠離不良情緒和低級情感的影響。
流行音樂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流行音樂作為教學素材,通過運用流行音樂導入課堂教學或創造教學情境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尋找流行音樂與傳統教學內容的結合點,構建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的密切聯系,借助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和追捧開展課堂教學,充分發揮遷移作用,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應善于運用流行音樂來豐富教學設計,通過在教學環節中教、唱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流行音樂以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為主,內容平實生動,其中不乏一些積極健康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流行音樂中的積極因素,向學生展示流行歌曲中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和熏陶,有效提高和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很多流行音樂歌手本身的成長歷程也十分勵志,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不怕困難、堅持夢想、勇敢追逐的精神能夠激勵學生在學習中勇往直前,發揮偶像的示范帶動作用。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流行音樂的內涵以及音樂背后的故事,讓學生通過流行音樂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態度。
音樂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之中,流行音樂的應用也應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音樂活動,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流行音樂,了解流行音樂,能夠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學生在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得到熏陶和啟發。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流行音樂歌唱比賽、組建校園歌唱隊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創新音樂學習形式,進一步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流行音樂的演奏活動,結合當前的流行歌曲,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用樂器表達出來,進一步豐富音樂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音樂學習體驗,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總之,流行音樂是當前社會生活中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也是高中生舒緩情緒、排解壓力的重要渠道。作為高中音樂教師,要正確認識流行音樂的作用,通過引導、挑選和甄別流行音樂作品,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和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