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琳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學<高中部>,福建 永安)
國家領導人多次在會議中對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出明確要求。國家多次下發文件,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對于國家來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利于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于社會來說,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
對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進行正確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它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所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進教材、帶進課堂、帶進高中學生的腦中。
近幾年,網絡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新的媒體技術得到廣泛的傳播,高中生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取有利和不利的信息,由于年齡尚小,時間不充分,他們不能辨別那些良莠不齊的信息。因此,會導致高中生的價值觀被腐蝕,道德水平不斷下降,這種現象逐漸蔓延擴大[1]。所以我們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使高中生更加適應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對學生本身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較為迅速,并且逐漸走向成熟,如果這個時期心理上的發展落后與生理上的發展,就會出現身心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這樣會使得他們表現出一種成熟之前的內心動蕩,內心焦慮、煩悶。在社會關系、同學關系以及家人關系中出現煩惱和不解。這個時期高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極其容易發生改變,是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要幫助高中生樹立科學的“三觀”使高中學校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的重要基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在如今的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各國的思想不斷交流融合。世界觀不斷變化出現了新態勢,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思想意識也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特點。因此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培養高中生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中,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世界意識形態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調整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側重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樹立高中生正確的道德觀和法制觀,提高高中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為高中生成長為合格且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也應該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主題來講。讓同學們了解我國人民抵御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深刻了解到人民是如何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共產黨,選擇建設社會主義道路[2]。例如,學生在學習我國改革開放相關知識時,需要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實際上很多國家仍然對我國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存有質疑,但是我們國家當前的發展讓世界矚目,我們用自己的發展實力證明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堅持走中國特色道路的國家,這樣將史實聯系實際進行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只有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在教學上不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進行正確理解及靈活運用,還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索真理的興趣,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音頻和視頻以及鮮活的案例,讓學生感覺身處其中。同時也應建立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平臺,例如微信、微博平臺等等。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課堂教學中應該將理論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堂既是馬克思基本理論的傳播平臺,又是馬克思主義實踐和發展的平臺,關于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要恰如其分地補充到教學中去。將系統化、理論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活化。結合當今社會熱點難點,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進行講解。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思想理論,在實踐中解決體驗價值沖突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轉化傳統的課堂話語,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性。學生的思想存在感性化和具體化的特點。為了增強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交流,進而對他們的理解情況及想法進行充分了解。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利于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有利于處理好核心價值觀和校園亞文化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也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新的內容,對學生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增強學生對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理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