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龍
(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江蘇 南京)
體育活動、游戲是激發學生鍛煉熱情,提升學生體能素養的重要方式。在教學期間,小學體育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進行趣味跳繩游戲,優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體能素養制定個性化的跳繩訓練,以提升學生的體商素養和班級凝聚力。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體會,針對“淺談跳繩趣味游戲在體育課中的作用”這一話題展開淺顯的探索和研究,望筆者的淺見能夠引起眾讀者的深思和共鳴。
在目前許多小學體育教學觀念中,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均對體育課堂和體育訓練存在一定的誤區,在過分追求分數和升學率的當下,大家普遍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更是有體育課被其他科目占據授課時間或者干脆取消體育課的情況出現。另外,傳統意義上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體育知識、組織學生在戶外進行訓練和測試的形式為主,無形中給學生一種體育課就是看書學體育知識或進行體能訓練的印象,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以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學業繁重,能夠游戲和休息的時間有限,再加上高強度的體育記憶和體能訓練,反而會產生反效果。而跳繩這一趣味游戲的出現,能夠彌補傳統體育授課模式的不足,為體育課堂增添趣味性、吸引力,能夠在幫助六年級學生放松身心的同時,強化其體能訓練,可謂一舉多得。筆者在體育教學期間便會在課堂伊始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跳繩游戲的視頻、圖片,激發學生對跳繩游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借此為學生普及相關的游戲方式、注意事項等信息。隨后,筆者會組織學生在戶外開展相應的跳繩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度。這種多媒體介紹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優化體育教學,為體育課增加更多的實用性、趣味性。
體商即一個人活動、運動、體力勞動的能力和質量的量化標準,是對人體力量、速度、耐力、平衡能力、定向能力、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適應性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現在不少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而弱化了體育訓練,導致自己存在近視、身體肥胖等不良癥狀,利用體育課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提升學生的體商素養便顯得極為迫切。以六年級學生為例,體商是一種人們對自己身體真實健康情況的自我認知和反映,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評價其體商要從力量、柔韌性、平衡能力、定向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考量。跳繩能夠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平衡能力和身體的力量與柔韌性,而且游戲的方式更能被學生接受,故,為提升他們的綜合體商素養,體育教師應當多組織跳繩趣味游戲,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筆者在教學期間便時常組織學生進行趣味跳繩活動,鼓勵大家通過這種簡便、活躍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長此以往,定能提升學生的綜合體商素養。
體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強身健體,還有益于大家的身心發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生平時的體育活動有限,而跳繩的活動方式簡單且規模具有可控性,能夠幫助體育教師調整活動方式、規模大小,進而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所以,眾體育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跳繩這一趣味性和生活化的游戲,以比賽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以多元化的方式和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六年級學生參與到提升自身體商素養的體育活動中。筆者在教學期間便注重組織學生進行趣味跳繩比賽,將班內學生平均分成“紅、藍”兩組,激勵大家以接力的方式進行跳繩比賽,累計跳的次數最多的一組獲勝。這種大型跳繩比賽的游戲形式,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鼓勵,幫助大家在體驗跳繩游戲樂趣的同時,明白團結的力量和重要性。這有利于強化學生體育鍛煉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團結心和班級凝聚力。
綜上所述,跳繩是一種兼具趣味性和鍛煉性的體育活動,它在體育課上的運用有著豐富授課模式、激發學生鍛煉熱情、提升學生的體商素養、增強班級凝聚力等多項作用。小學體育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多組織趣味跳繩游戲,以趣味化、全面化的方式,激發大家的課堂參與度,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鍛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