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回民中學,寧夏 吳忠)
時代在發展,國內的教育事業也在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進行多方面的調整,尤其是在新課程教學標準形成以后,不同的教育階段都進行了綜合性的調整,并且所形成的教育效益也在穩定提高。但是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許多教師并沒有全然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方法,雖然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僅僅將課堂的一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大部分的時間依舊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形式,實際的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教學體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以往的傳授式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來開展,學生依舊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雖然本身的學習積極性相當高,但是很難延續較長的時間。為了實時改變這樣的現狀,必然需要在新時期加強對生本教學的科學應用,以提高相應的教學效率,改善教學質量。
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是整個教學的主體,因而所有的教學都需要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現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之所以很難取得較高的教學效率,本質原因在于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充分尊重,而且沒有基礎的教學活力,學生很難在課堂上感受到教學的趣味性。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將整個課堂給予學生,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數學探討空間,能夠根據自己的實時努力取得相應的成功。比如,在學習平行線和相交線的時候,由于這部分內容本身較為簡單,很容易就能夠直接地理解,因而教師可以將相應的教學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更多地進行數學思考和探索。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加認真地學習平行線和相交線,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學習之前適當地提出一部分問題,鼓勵和引導學生去實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提高相應的教學效率。如:平行線是否永遠不會相交,平行線的條件是什么,相交線如何能夠變成平行線。接著教師就可以將整個課堂的教學時間完全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提高實際的教學效率。而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也會形成較高的探索興趣,渴望通過共同的努力加以科學的解決。
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是教師主要提倡的一種學習模式,而這種學習模式本身對學生有相當高的適用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到大量的知識,而且能夠實時認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多方面的調整和優化。但是,初中數學雖然整體的難度較低,依舊存在著一部分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數學問題,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不能采取相應的辦法加以解決,很容易影響到學生后期的學習,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多種不良的影響。為了實時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在新時期注重開展深層次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小組的共同探討和研究,更加簡單地對問題加以探索和實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需要認識到小組僅僅是一個共同面對數學問題的組織,并不能所有的問題研究和探討都通過小組進行解決。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還需要學生自己進行實時解決,進而對自身形成多方面的訓練,提高實際的數學實踐能力。比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很多數學能力較弱的學生很難迅速地掌握,他們的水平依舊停留在一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答上,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際拓展,集合小組學生的共同智慧,去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答本身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進行消元,解答出其中一個未知數,就能夠迅速知道另一個未知數。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適當地進行指導,便于學生進行持續有效的實踐。
分層教學是對生本教學的一種基礎彰顯,同時也深層次地詮釋了生本教學的本質,即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主,從當前的教學來看,初中數學明顯存在的問題在于過于統一,教師的教學要求僅僅能夠迎合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往往無法迅速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進行優化和拓展,努力開展全新的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這些學習要求應當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迎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數學能力,不能難度過大,也不能過低,否則容易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嚴重下降。比如,在學習實數的過程中,涉及平方根、立方根等內容,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展開相應的教學拓展,對于基礎數學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簡單地掌握平方根的基礎含義及應用即可,而對于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迅速衍生到立方根,并探討出立方根與平方根之間的規律。如果學生對這些內容都可以輕松地掌握,則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拓展,研究章節后邊的問題:為什么不是有理數。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索,能夠使得學生對于本章節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相應的數學實踐能力將得到穩定的提高。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應當努力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際的調整和優化,多方面改善基礎的教學形式,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注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當前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和實踐性,并進行持續的完善,使得實際的教學質量能夠得到穩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