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日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中心初級中學,山東 日照)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合作學習成為教學改革的有效學習方法之一,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并擴大優勢,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使用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為此教育部門和學校之間都做出了相應的回應,其中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占據主體的地位,學校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將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體系進行組合,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采用團隊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教學效果。
目前,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不了興趣,覺得學習比較枯燥,并且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在上課期間會出現搗亂的情況,這對教學效率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點進行分組,這樣可以使小組成員擁有共同的學習目標,采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學習氛圍中,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最終將課堂的地位進行體現。比如說,教師在對學生講述運算定律時,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到各種混合的算法,在確定學生真正了解算法之后,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同時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習效果的展示。這種學習的過程就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有效地提升教學的質量。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指導生活實踐。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創設情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找出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對學生的認知基礎進行了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在實際的生活中包含了很多有關數學的問題,因此,數學情境創設要多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使課堂充滿趣味,更好地體現出數學課堂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這能有效地促使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造情境引發相關的數學問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說,在學習“等腰三角形時”時,可以讓學生折紙或是剪紙,讓學生充分了解圖形的對稱性。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存在抽對稱的形狀。簡而言之,創造情境能有效地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他們的生活,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并能提高學習主動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人們的生活中避免不了相互之間的合作,同時,這也是社會群體生活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學生通過合作和交流各方面可以發展得更好。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與合作的意義,開展有組織、有指導性的互助、互學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讓學生可以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使之思維更加活躍。合作交流學習,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交流意識。比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時,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啟發,每個學生通過小組進行討論。在一定的程度上,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綜合教學的缺失,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了解學習任務之后,老師開始應該引導學生探究合作,這是合作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教師同時也要充分保證有足夠的合作探究時間。在各成員團隊合作中,要有明確分工,確保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并對學習任務進行了解,以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該提供一個協同學習的氛圍,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氛圍的營造不僅是教師的幾句話或是幾個動作,而是運用知識作為背景,從全新的角度來進行營造,這樣有助于合作探究學習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組交流,針對一些簡單的學習內容,學生熟練掌握之后,可以進行獨立報告,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將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推理;對于一些較難的學習內容,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知識,但是又不太確定相應的內容,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討論方式來完成,并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形成小組學習的成果。完成后教師加以點評和總結,重點突出效果,委婉指出不足,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通過對這種教學方式不斷完善,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較大的優勢,同時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方式不斷地改善,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來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