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康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高級中學城西分校,江蘇 連云港)
目前,在初中生英語學習中,“說”的能力排在“聽、讀、寫”能力的后面。越不說,學生越不想說;越不想說,學生說的能力更差,如此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基于此,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在重視培養學生“聽、讀、寫”能力的同時,不斷優化課堂會話,為學生說英語提供嶄新的空間。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行。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所以部分初中教師恨不得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傳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而忽視了對他們興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強人意。針對這一現狀,我在上英語課時,會專門開辟出5分鐘,讓學生自由地說英語。這5分鐘我往往會將其放在一堂課的起始環節,學生所要說的英語內容和形式則不加限制,既可以是英文詩朗誦,也可以是英語小新聞等。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直接把學生帶進英語世界中,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通常采用的方式如下:
在剛開始實行5分鐘即興說英語時,許多學生不知道說什么,此時我會稍加提示,如今天星期幾、食物等,來開啟學生思路。學生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甚至是簡單的幾個單詞也可以,以此來使學生感到輕松、敢于開口,樂于開口。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為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在見到我后,不再那么拘謹,甚至有的學生會即興地用英語和我打招呼。在后續的一問一答式即興說英語環節中,我又創造了新的方法,就是學生問學生,由于學生都是從自己的身邊事出發,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致高漲,說英語不再是他們的一項負擔,而逐漸變為樂趣。
所謂點兵點將是指教師可讓學生輪流上臺來進行英語演講或英語表演,表演完之后,可隨意挑選一名學生來回答他們的英語問題,以此來考查其他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如果被選中的學生未回答正確,則下一個表演的就是他。這樣的教學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為其表現自我提供了嶄新的平臺。
優化課堂教學必然離不開語言的運用,這也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應起到的功用。為了更進一步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特點來靈活采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使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通過不斷了解所要學的語言項目,來訓練他們聽的能力、說的欲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為學生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來提高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于學生說英語來說亦是如此。教師只有激發他們說英語的興趣,才能使他們擺脫羞澀、害怕出丑等心態,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運用多種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來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說英語的樂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初中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利用多媒體將教學中的視聽說巧妙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眼、耳、口等器官,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邊看、邊聽來達到勇敢說、流利說的目標,通過“用中學,學中用”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為其后續的學習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妨把一些趣味元素如繞口令、歌曲等融入其中,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的記憶,提升其運用能力。例如我在教授譯林版“Good morning!”一課時,首先以一首Good morning!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組織學生欣賞完該歌曲后,我又讓他們學唱并表演該歌曲的內容。學生在接觸到這樣的學習任務后,表現得非常驚訝,但轉瞬之間,并以較高的熱情投入到歌曲演唱和舞蹈創編中。這樣的教學設計,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學生不僅鞏固了學到的語言知識,還鍛煉了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
現階段,無論是從初中生身心特點出發,還是從現行教材出發,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為學生開辟英語會話專場、創設情境、采用多種訓練方法三個方面來讓學生敢說和樂說,以改變初中生“啞巴”英語的現狀,為全面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