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武根
(江西省鷹潭市余江縣實驗初中,江西 鷹潭)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地去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讓每一個學生都可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形成數學思維,從而完成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唯有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學習。為了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不能再按照過去的教案千篇一律地進行教學,應多花心思研究教材,做好備課工作。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把課本內較為無趣、枯燥的教學內容,轉變得有趣且生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激發。
例如,在教學“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和“兩點之間有且只有一條直線”等關于線和點的內容時,往往數學教師都不太重視,幾乎都是一帶而過。為此,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將之作為幾何初識內容進行重點的講解,我會讓學生用折紙的方式,親自動手將這些線條制造出來,或是將一些線條在紙上畫出來展開比較。如此一來,便使得理論知識生動化、立體化,把課本之上靜止的內容生動地呈現于自己手中,從而使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
眾所周知,當前已然邁入到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下作為教師應將多媒體有效地應用到教學中,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給學生。在學生復習、自學的過程中,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則能有效解決難題,這樣不但使學生成績得以提升,還使其學習興趣得以培養。[1]在課堂上,教師也可將多媒體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給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為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
例如,在教學“統計表格”之時,可讓學生在課后自行在網絡上查詢感興趣的問題,并進行相關問題數據的搜集,最后將之制成表格,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在互相討論、交流中學習。如此一來,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學到了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高。
“合作學習法”在新課改過程中多次被提及到,并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中產生了寶貴的應用經驗,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運用機制。因此,可以說有效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的一條必由之路。[2]此外,數學作為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在學習中學生難免會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有效開展合作學習,通過集體的力量、智慧將難題解決,如此一來不僅使學生的學習困難得到極大地減輕,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實情展開交叉分組,讓性格相較外向、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其他學生一同展開學習,促進全體組員的一同發展、進步,實現相互間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并且,可以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選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討論活動,一起交流學習經驗,探討數學問題,如此有助于全體學生的進步。
想要讓初中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學好數學,教師就應注重教學活動中數學思想的滲透,旨在激發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這里筆者所指的數學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內容,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與類比思想及整體思想等。從某種角度而言,所有數學知識之中都存在有不同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的核心。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數學基礎知識與例題作為載體,向學生不斷進行數學思想地滲透。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時候,為了使學生對不等式組解集的概念有更為清楚的理解,可運用類比方程組的解,并借此進行類比思想的滲透,從而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讓其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遷移。此外,還可以通過數軸將不等式組的解集求出,借此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在學生把不等式組的概念熟練掌握了以后,作為教師可讓其運用不等式組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進而實現建模思想的滲透,如此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但需注意的是,數學思想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朝夕之間便可完成的,是一個細致且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逐步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滲透,從而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每一個數學教師的積極參與,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了實現新課改的總目標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