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貞
(福建省南靖縣曲江華僑學校,福建 漳州)
初中處在一個過渡的階段,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語文這門提分慢、見效不明顯的學科,更多的是一種不重視的態度。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不夠重視,值得我們所有的語文老師深思。對于這種現狀,激勵學生對語言文字感興趣并深入學習,使學生獲得能力的發展,給語文課堂的教與學展現真正的生命力是老師的首要任務。對此,我們不得不感嘆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逐步構建激勵機制和應用的重要性。
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我把控能力較差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激勵機制。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自信心。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應用激勵機制,就是對新課程標準這一要求的體現。所以可以說初中語文課堂激勵機制的構建指的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語言、情感等方式,從不同角度給學生以鼓勵和贊揚,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激勵機制的初步構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
課堂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課堂閱讀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彌補課外閱讀的不足,并且可以向課外延伸,以良好的師生互動,回歸語文學科的本真[1-2]。從這里可以看出語文課堂閱讀的重要性。而將課堂閱讀激勵納入語文課堂激勵機制的構建當中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語文老師通過閱讀后的評價、表揚、贊美等不同的方式來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堂互動的激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課堂和語文學科的興趣。課堂上的互動是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重要方式。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問答情況來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然而在初一到初三的三年教學中,我發現在課堂互動方面,學生呈現的是課堂互動激情不斷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引導方面缺乏“張揚”教育的引導。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不想跟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的心理,這也是造成語文課堂學生提不起興趣的重要原因。因此,語文課堂激勵機制的構建,應當著眼于改變課堂上和學生互動的方式,使互動方式多元化,做到真正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激勵機制是重要的一方面,而作業環節的設計也是初中語文課堂激勵機制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是鞏固和提高的環節,很多學生對作業都有厭倦情緒。因此改革作業的設計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傳統作業設計方式上進行改革與創新,改善作業一成不變的形式,使學生愉悅地完成作業[3]。換一個角度思考,假如我們是學生的話,是否會對新穎的東西產生興趣。與其延續傳統的作業布置方式,不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作業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也對作業的評價環節進行“私人定制”式的評價。相信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愛上語文課堂。
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激勵機制的初步構建,可以從課前、課上、課后來貫穿整個語文課堂。激勵機制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運用于語文教學中。
加分也是重要的激勵措施。在課堂上采用加分激勵是對學生的莫大鼓舞。經過在課堂上多次的加分激勵實踐,證明優生和后進生都對課堂加分十分的重視,通過課堂加分激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分激勵的具體實施可以通過隨堂記錄卡來實現。教師首先需要制定相關的加分激勵制度,在課堂上實施時及時給發言的同學加分。然后通過周統計、月統計、學期統計的方式,給予相應的評價和激勵。這樣的加分激勵對于爭強好勝的初中生還是非常有效的。
書面語言也是重要的激勵措施。在四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平時作業的批改還是作文的點評,我個人習慣采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來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相應的點評。而不是簡單地用分數或者是等級來評價學生的作業。通過書面語言的點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還能夠達到跟學生交流的效果,也能夠有效地達到激勵學生的效果。
用肢體語言的激勵是指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滿意和不滿意的激勵方式。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肢體語言能體現教師的真誠與投入,這樣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激勵的效果。
初中語文課堂中引入激勵機制十分重要,可以在課堂閱讀環節、課堂互動環節和作業環節等設計激勵機制,每個環節激勵可以通過口頭語言、加分、書面語言、肢體語言等手段實現。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激勵機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興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