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輝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知識多,而且范圍廣,如果學生復習沒有章法,不僅效率低下,也會導致他們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復習的方式,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升高中數學復習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復習課中,教師往往采用“先羅列知識點,再對應性講解例題”型的復習方式,這種方式對教師來說駕輕就熟,因此被眾多教師廣泛采用,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對于優等生來說,他們對教師所講的知識大多已經熟悉,因此參與性不高;對于學困生來說,其對教師羅列的知識點往往一知半解,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在這種復習模式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往往依賴于老師,因此導致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低下。在新課程理念的標準下,可以實施先練后講的教學模式。其實施步驟為:教師可以先就整體內容進行整體規劃,再利用思維導圖建立層級關系,在學生復習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他們自主思考,之后教師就可根據問題進行講解,針對性的講解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困惑,還提升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通過思維導圖的輔助,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感悟數學方法,從而實現問題驅動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從小問題著手,卻發揮了大功效。
如我在組織學生對高中數學“曲線與方程”這一知識點進行復習時,就采用了問題導入法。問題1:你邀請外地的朋友來你家做客,你會怎樣告訴他你家的地址?如果聚會地址選在文二路北,古翠路東的甘露園新村一區,你會怎樣說?通過生活化的問題導入,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開始想象如果朋友來了該如何描述,當我把地圖通過PPT播放出來的時候,有的學生兩眼一亮,立刻想到了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法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問題導入,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用坐標來刻畫點的位置,也通過研究點與坐標的關系為后面的曲線與方程復習做好了前期鋪墊。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對過去所做的習題進行復習是現代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方法時,應對復習方案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習題數量重在精而不在多,過多的習題只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其產生厭倦情緒。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簡單部分進行分類,對重難點知識進行重點復習,通過強化訓練,提升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他較為簡單點的知識則可放在后面復習,先難后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概念、定義較多,理論性較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復習時,依然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提升學生的復習興趣,使其養成自主復習的習慣是教師工作的重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時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采用新方法,使課程既生動有趣,又能讓學生復習到相關的知識。以開放性知識引領舊知識,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是具有積極的作用。
如,我在組織學生對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3“概率與統計”進行復習時,就為學生設置了這樣的題目。中國新歌聲是許多年輕人喜歡的節目,我便以該節目冠亞軍投票為學生設置了關于概率與統計的習題。我首先問大家是否喜歡看這個節目,學生都紛紛點頭。然后我問學生是喜歡郭沁還是喜歡扎西平措?學生有的回答郭沁,有的回答扎西平措。當看到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我便讓大家實地進行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手,真正去感受統計在其中的運用。將時事熱點和數學相關知識相結合,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如此一來,在激發他們興趣的同時,不知不覺便將知識點也一并灌輸。
復習課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復習方案進行設計,不僅可以彌補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框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交給學生復習的方法,更要培養他們進行自主復習的行為習慣,才能充分發揮高中數學復習的實效性。
汪記平.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策略[J].時代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