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奎
(安徽省五河縣臨北初級中學)
隨著互聯(lián)網應用的普及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微課為代表的新型教育方式和手段應運而生,并且已經走進了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它具有使用方便、短小精悍、針對性強、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等特點,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于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模式具有積極意義。
隨著中小學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實施,以及在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的不斷調整過程中,廣大教師普遍形成一種共識。即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要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理念,教學方式要從知識的輸入向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轉變;從重視教育結果向重視教育過程轉變;從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轉變等改革要求。而運用微課教學恰好在這些方面為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可能。
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講課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教學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能被很好地調動,以至于教師預期的“舉一反三”永遠是學生不可達到的“痛處”。采取微課教學,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學習信息,這對學生產生的啟發(fā)性是不容小覷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激發(fā)、智力被開啟,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被解放。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特點,微課教學以視頻為載體,對初中物理的某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能使學生對該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掌握,在教學中受到學生的喜愛,并在物理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一是用于學生自主預習。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可以把預習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既能發(fā)揮學生預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能抓住學習重點,有效避免學生課前預習的盲目性。二是用于突破教學難點。在物理學習中,每一章節(jié)都有一些學習重點和難點問題。為了有效突破這些教學的難點問題,可將各章節(jié)的難點問題制作成微課用于教學,或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因為微課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反復觀看,就能有效突破物理知識的學習難點。例如,在學習“光現(xiàn)象”這章內容時,教師可將光的反射、折射、色散、三原色原理等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進行學習,就能對本章內容有一個深入理解,并且還會對“透鏡及其應用”這章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使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突破。三是用于學生課后復習。學生可利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可對教師課堂講解的內容進行反復學習,直到弄明白為止。還可以利用微課對課堂所講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教師可將學生不易理解、出錯率高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并加上一些練習題,就能提高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深入掌握。
要提高微課進行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掌握微課物理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制作方法、流程、內容等。一是掌握微課內容的設計重點。由于微課只是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因此,需要教師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內容進行細化,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或通過自主學習能夠掌握的部分可進行省略和簡化,把那些學生不易理解掌握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梳理,把這些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進行反復自主學習,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二是掌握微課設計與制作的流程。進行微課教學內容設計時,應掌握設計的方法步驟與制作流程:在對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內容重難點和學生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微課物理教學內容;設計微課的導學案;進行微課制作,并上傳于網絡,讓學生進行自學。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教師應設計一個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導學案。學生根據(jù)導學案就能明確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等內容,并且還能起到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督促、檢測作用。微課導學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學習目標、方法步驟、思考討論、自主檢驗、疑難問題。“方法步驟”能指導學生完成微課學習任務,并能提高學習效率;“思考討論”題目是讓學生學習之后對所學內容交流討論使用,以此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自主檢驗”對學習情況進行測驗,通過檢測來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或不足之處;“疑難問題”是把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提供給教師進行集中講解。
總之,運用微課進行初中物理教學,能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能有效突破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能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完善教學手段與方法,拓展教師的教學視野。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注重加以運用,以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1]蒲桂娟.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許國鵬.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