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菊
(安慶市宿松縣長鋪中學)
不管是初中的其他文化課教學還是信息技術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習速度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會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速度,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首先將學生按照學習速度和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將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放在一組并編號一組;將學習速度中等的學生放在一組并編號二組;將基礎不扎實并且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放在一組并標號三組。這樣教師可以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的有關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也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初中信息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不僅需要教師將學生按照標準進行分層,還需要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所謂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再采用傳統的對全班學生使用的教學目標,而是使用一種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師為不同的小組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客觀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用計算機處理文字信息》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給一組的學生確立能夠移動和復制文本的教學目標,同時給二組學生確立能夠選擇文本、進行縮進和行間距設置的教學目標,給三組確立插入、刪除、查找字符的教學目標。教師給學生確立梯度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完成梯度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給不同的小組明確不同梯度的教學目標的方式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客觀發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不僅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還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所謂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應該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對一組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有關理論知識的了解,以PowerPoint為例,教師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后,讓學生對其中出現的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在制作PPT的時候經常有需要超鏈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超鏈接的準確性”,有的學生說“我們在插入圖片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圖片和文字沖突的問題,所以應該在制作的時候選擇圖片嵌入式,這樣就不會影響整體的美觀”,教師讓一組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制作PPT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的同時也讓學生加深了對其中理論知識的了解。教師對二組學生進行教學時采用演示教學的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清楚、更直觀地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從而形成直觀的印象,同樣以PowerPoint為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PPT,然后對學生說“同學們,剛剛看到的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PPT,在PPT中有一個超鏈接的設置,下面老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同學們講解一下超鏈接的使用”,然后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向學生進行演示,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二組學生對PPT的制作產生直觀的印象。教師在對三組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因為三組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學習速度方面都略遜于一組學生和二組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PowerPoint為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先為學生講解應該如何插入新的幻燈片,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如何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如何使用超鏈接等難點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難點。
學生在學習初中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教師講述的理論知識進行練習,從而提高自身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教學練習進行分層,讓學生完成梯度的任務安排,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動手制作演示文稿》為例,教師給一組學生安排能夠在制作的過程中熟練使用其中動畫效果的教學練習,給二組學生安排能夠在制作演示文稿的時候熟練插入藝術字的教學練習,給三組學生安排能夠創建演示文稿并輸入文本的教學練習,這樣具有梯度化的教學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將學生按照標準進行分層、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將教學方法進行分層、將教學練習進行分層等方式將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與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王亮.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