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玲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程度逐漸加深,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堂綻放了新的光彩,通過構建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以及開展原生態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政治課的教學形式,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了課程的有效性。
眾所周知,政治學科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思路打不開就無法進行全面的學習。以此同時,由于學生本身存在的差異性即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邏輯不同等,以及針對一些政治問題不同學生的解讀角度、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導致學生即便是遇到一些類似的問題時也不能很快地做出來,或是答案的準確性也不高等等。加上自古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為了考試成績而學習、為了數學知識而學習、為了做基本技能而學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背負著很大的心理壓力,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沒有益處,對于學生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據相關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在上思想政治課的時候都是死記課本、多記筆記,其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這不僅引發筆者的思考:這樣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方法真的符合學生的需要嗎,真的對學生有好處嗎?
近年來,“原生態課堂”這個名詞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內,人們不禁要問現在有原生態的食品,怎么會有原生態的課堂呢?筆者在這里簡單地說一下個人對原生態課堂的理解:原生態課堂的理念是要求課堂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樣,在思想、行為以及理念上都追求自由,追求返樸歸真的最真實的感受。學生的學習將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在這個課堂內,政治教師通過更進一步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采取全新的課堂境界,打造構建思想政治原生態課堂,使課堂追溯本源,讓教與學都重新回歸真實、自然。
1.開創一個具有豐富生活化氣息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更是從生活化的課堂中追求知識。生活化的教學目的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將自己的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生活化,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的教學目的就是針對某一節課程開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什么、懂得什么。生活化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除了要符合教學大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外,還要求學生能夠對政治知識活學活用,從生活化課堂中學習,從而更好地塑造自己。與此同時,在讓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還要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感受政治學科的魅力。這種返樸歸真、源于生活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2.創設一種自由放松的心理環境和語言環境,讓學生接觸的不再是復雜、難以理解的專業政治名詞,通過平實樸實的話語、輕松自由的環境,能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都知道課本上所表現的知識內容很多,學生在面對各種知識的時候避免不了抓不到重點或是理解上有偏差,此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而引導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語言,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例如,在講《影響價格的因素》的時候,教師除了傳授學生影響價格的兩個因素外,還可以給學生講一講有關于價格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用稀松平常的語氣講給大家,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
筆者將原生態課堂比喻成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無論是作為教學資源的教師、學生,還是教學內容都是有生命活力的個體;通過這些生命體的對話和交流,追求一種和諧動態的平衡;同時生活化的課堂情境,自由放松的心理環境,共享對話的交往環境則為原生態課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原生態課堂充滿自然性和生命性。
通過在構建思想政治原生態課堂,讓學生了解返樸歸真、正本清源的思想,能夠使其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都是快樂的,其不僅學會了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和做題技能,更通過原生態教學課堂感受到了快樂并且積累了學習經驗和強化了自身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學習、健康學習”。總而言之,筆者始終相信,在無數教師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回歸自然,以更積極、靈性的思想態度學習政治。
[1]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5-18.
[2]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與培養路徑[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3(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