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習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連站中學)
初中物理是學生系統地學習物理知識的起點,且學生一般多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理解與掌握。如果物理知識在基礎階段掌握得比較好,學生才會有興趣繼續學習,這就要求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新課改的環境下不斷改進與創新,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進行更好的教學。
物理課程不是我們從小開始接觸的課程,但這門學科內容卻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可以隨處發現物理現象。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物理課程的時候一般是好奇的態度,如果老師引導得好,學生會一直保持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應該是物理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手段,學生通過各種物理實驗能更加明白所學的物理知識。但是在當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有好多學校是沒有物理實驗這一項的。有的學校因為器材缺乏而取消物理實驗教學,還有的學校雖然有物理實驗教學,但是由于器材與理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也會產生實驗方法過時甚至不合時宜的現象,這些都是有待改善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改變,教學模式也在社會的發展下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1]。在一系列的發展變化中,我國相應地提出了新課改。新課改的提出是為了適應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它以一套系統的文件提出了教育中各方面的具體要求。教學研究界與教學直接參與者都應該加強自己的創新意識,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把新的現代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也可以采用游戲法。其中對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最顯著的方面就是要改進并創新現有的實驗教學方式。
我國教學長期以來一直以應試為主,學生學習的各門科目,基本也都是以提高考試成績為主要目標。因此現在的教學課堂大多都是以提高考試成績應對升學而展開。初中的物理實驗課在大多數學校是沒有開設的,物理課中涉及的許多物理實驗,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會因為學校器材的缺乏或者自身不想進行實驗而不做實驗。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應該響應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初中物理只是應對升學考試的壓力進行教學。例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甲圖實驗中很難保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穩定,因為難以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只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再者彈簧測力計處于運動過程中不方便讀數。改進后的乙圖裝置的優點主要體現在:拉動下面的長木板,木板與彈簧測力計保持相對靜止,讀數時更穩定,而且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會有影響。
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多加入實驗的項目,讓學生參與進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講的是聲音產生和傳播,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感受聲音的產生方式以及不同媒介在傳播聲音方面的特點。
改進與創新初中物理實驗的關鍵在于改變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制定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2]。改變舊有的教學理念,引進新的教學理念,這需要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著手。例如,人教版的初中物理課講了聲音的傳播、大氣壓強、浮力、功和機械能等內容。物理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乒乓球,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乒乓球理解聲音的震動,在音叉震動的過程中讓乒乓球接觸音叉,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聲音傳遞過程中產生的變化。還可以把被壓扁的乒乓球放在熱水里做熱脹冷縮的實驗,同時也可以把乒乓球放在水上講解浮力的作用。讓學生在一種事物中看到不同的物理實驗現象,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運用同樣的思維綜合運用物理實驗。
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需要有意識地進行校園環境和創新氛圍的建設,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方式舉辦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的思維會落入思維定勢的怪圈中,所以學校需要成立自己的活動研發中心,開發更多帶有實踐特點的活動,舉辦創新大賽。例如:在講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時,可以改進原來的實驗方法,這樣可以減少數據的計算,讓實驗更簡便易于操作。之前的數據測量分好幾次的操作步驟,圖中的測量方法可以一次性地測出所需要的數據,物體的重量和排出水的體積和質量可以一次性計算出來。
綜上所述,新課改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而提出來的,但是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在教學上的發展都應該注重教學上的創新。學生的認知在發展,教學的模式在發展,一切事物只有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因此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應該不斷地改進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初中物理教學。
[1]徐旦.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改進與創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3):11.
[2]王富云.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探究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