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鳳
(連州市第二中學,廣東 清遠)
復習一直是學習的攻堅戰,傳統“刷題+講解+再刷題”的復習模式和現今強調的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課題模式相差甚遠,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甚至于基礎知識鞏固這一任務都難以完成。因此,我們需要更新教學模式,“話題式”復習模式也由此出現。
單元復習的過程是“溫故”,目的是“知新”。“話題式”英語教學模式是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踐,符合英語教材的編寫思路,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了語言能力,激發了學習語言的好奇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化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了單元復習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在完成課標基礎知識鞏固學習的要求時,也推進了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進步,符合新課標的“內核”。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深入淺出,貼近生活。它的獨特之處是每個單元都有相對應的核心話題,每個話題在單元結束時都會歸納話題下的常用詞匯、提煉話題下的功能句子、梳理話題下主要語法,訓練話題下的書面表達。這些設計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也為學生提供了在復習時以單元核心話題為引導,整合拆分各個單元內容進行復習的思路和策略。
對于“話題式”復習策略該如何很好地切入仁愛版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始終是難以定數的,一是在學生方面詞匯量缺乏,對話題延伸詞匯難以理解;班級學生人數多,兩極分化嚴重,復習進度難以同步等問題客觀存在;二是教師自身接受的教學理念和實操經驗水平限制了教師自身開展“話題式”復習。但無論如何,“話題式”復習的宏大目標也必須有基礎框架。
1.教師進行宏觀備課,根據話題尋找相關的詞組表達,并且首先要考慮運用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上的表達。同時要注意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對于基礎較弱的班級,要注重課前引導學生方向,并輔助相關表達;對于能力較強的班級,教師可給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行總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在選擇話題時應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立足于生活設計話題。充分考慮所選話題的可操作性,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度量話題能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產生有效真實的交際溝通,這樣學生才會有話可說。
3.教師在劃分話題討論小組時,要搭配好優秀生和后進生的數量,讓優秀生帶動后進生,使得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和進步。
1.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入本節單元話題復習課。教師可以通過演唱英文歌曲、英文詩朗誦、游戲等環節引入與本課有關的話題,注重小組適度競爭機制的運用。
2.積極與學生對話,如談論某個時下流行的話題,或者自己的情況等,盡量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引出本課的話題。
這一階段設計的話題討論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起主體作用,活動一般帶有明確的目的性。例如,在中考中閱讀占較大比例,所以教師應以學生需求特點為基礎,以所復習的話題為基點,為學生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將話題與閱讀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如復習到交友這一話題時,教師可提供諸多關于如何交友、好朋友的品質之類的短文,以話題為線索,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走出去,主動進行自我課外延伸和拓展。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開發網絡資源,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機會,使其從中感受到快樂。
預留一定的時間,等話題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話題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但是,話題拓展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拓展內容本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話題拓展為學生帶來太多不需要的負擔。
在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復習課教學策略的研究中,教師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設計教學。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生活實際、興趣愛好設計話題,使教學過程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狀態,使每一個活動都顯示出可操作性。
在立足于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實際內容的前提下,切實通過“話題式”復習讓英語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讓復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學生為主人公,真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讓整個課堂教學活起來。這也是我們在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復習課教學要一直有的態度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