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陜西 渭南)
翻閱了自己不同時期的教案,自己教學目標序寫大概分三個時期。
以地球運動意義第一課時為例:
第一時期:在課改前,教學目標基本參照教參
1.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規律。
反思:早期對教學目標序寫,自己并沒有覺得有多重要,相比目標序寫,自己更關注教學過程的設計,追求自己講得有聲有色,滿足于學生聽懂。在課堂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往往被忽略。
第二時期:課改后,由于要求寫三維目標,自己參照課標,把教參的教學目標分割成三部分
知識技能:
1.利用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特征。
2.通過多媒體演示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動畫演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讀圖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地球是不斷運動的,地球上許多地理現象與地球運動有關,樹立唯物論無神論的觀點。
反思:這一時期目標的序寫總覺得很困難,自己要把教參的目標分解為三維目標。所以研究了很多別人寫的三維目標,總結出了一些三維目標的序寫方法,比如知識技能就是課改前自己序寫的目標,過程方法就是把之前教學方法細化,教師通過什么手段讓學生達到什么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大概就是樹立辨證唯物觀、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等。但情感態度價值觀由于比較抽象,所以往往大多只停留在教案書寫層面。由于新課程強調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目標序寫的過程與方法盡量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第三時期:近年來,學習新的教學目標序寫方法
1.學生能說出自轉公轉方向周期以及運動速度特點。
2.學生觀察多媒體演示,敘述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
3.學生能繪制地球公轉示意圖。
反思:目標序寫有兩個大的變化,首先是對學生要達到目標的指令動詞的變化,由模糊到具體,由不可觀測到可以觀測評價。一、二時期運用比較多的詞如“懂得、理解、認識、掌握、體會、加深體會、進一步認識”等,被說出、指出、繪制、歸納概括等具體動詞替代,從而使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更加容易觀測。
其次是主體要求變化有由以教師為主體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一、二時期往往是教師通過手段,讓學生達到什么目的,教學目標序寫的主體是教師。新的目標序寫強調學生通過什么學習方式達到什么目標,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我一直在教學目標的序寫上迷惑著、努力著,不知道怎樣的序寫方法才是恰當而正確的。傳統目標序寫方法顯得大而空泛。三維目標德育目標的序寫往往令人難以下筆,更不要說課堂上落在實處。在學校新課題的指導下,學習新的序寫方法,有了長進可仍然不得要領。最近偶然看到了ABCD目標序寫方法,覺得這種方法貼近教學實際,序寫有章可尋,目標具體明確,可觀測可度量,又符合新課程理念。
1.序寫的基本規范
根據馬杰的三因素理論,我國教育工作者經過不斷探索,提出了四因素模式,即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又稱ABCD模式。該模式強調用可觀察、可測量的外顯行為動詞來表述教學目標。
A:這里行為主體指學生。課堂教學目標的陳述應該是學生的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教學目標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應該陳述教師做什么。所以規范的教學目標應以“學生能……”開頭。像“培養學生讀圖、填圖的能力”這一教學目標陳述的是教師的行為顯然不妥。
B:行為動詞是目標中最基本的成分。行為是通過使用明確的外顯性行為動詞來表述的。因此選擇恰當的動詞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諸如“知道”“掌握”“了解”一類的動詞就比較模糊、不確定無法測量,不同的人對它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故避免使用。如“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這一教學目標盡管也描述了期望學生經過學習后產生的意向但使用“知道”一詞并沒有包括檢查學生實際是否達到改意向的標準。如果改為“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該目標就很明確具體,也易于觀察和測量。
C:條件是表示學習者完成規定行為時所處的環境和條件。通常是針對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圍而言的。這里的條件包括時間的限制、行為的情境以及所提供的信息等。
D:程度是指學生對教學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目標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達到的教學標準而不是無法實現的最高(理想)要求。
2.示例分析
以地球運動一節第一課時為例。
新課程三維目標我序寫的目標如下:
知識技能:
1.利用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特征。
2.通過多媒體演示理解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動畫演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讀圖分析能力。
其中動詞運用了掌握、理解、培養、了解這些內心心理動詞,對學生的要求模糊,不具體,不便測量和觀察。我嘗試著運用ABCD目標序寫法序寫如下:
1.學生通過觀察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能說出地球自轉公轉的方向、周期、速度特點。
2.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演示以及讀課本插圖能自己動手繪制黃赤交角圖。
3.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演示地球公轉圖,能繪制地球公轉示意圖,并標出節氣名稱。
4.學生結合課文敘述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以及移動原因,并嘗試繪制直射點移動示意圖。
通過上述說出、繪制、標出、敘述等動詞將教學目標要求具體化,學生能得到準確清晰的指令,教師也能觀察和測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自己的教學策略以及方法及時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