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西藏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陜西 咸陽)
為了激發學生主體性,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在全面了解本班學生知識積累、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根據本班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從做好課前準備開始,在課堂的各個階段充分調動、保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發展能力。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應該在全面了解本班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在充分研讀新課標、了解本班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立足于本班學生的認知起點,充分了解本班學生存在的學習障礙,分析教學內容的難度系數,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教學準備,還要通過布置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預習,讓學生為新知學習做好心理、知識準備。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有了明確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才能更有目的性、針對性,也才能更具實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的第三單元語言運用部分教學時,教師應該在課前準備階段充分研讀新課標對本課的教學要求,然后對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分析。針對大多數學生能對小短文進行分析處理,但是游記日志他們從未寫過、對文中新出現的短語以及句子也從未接觸過的學情,教師要合理確定教學重難點,并采取啟發式教學策略,突破重難點。
教育是教會學生學習、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原則,教師要以教促學,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啟發式教學法是有別于傳統注入式教學法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統稱。教師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特點、學生認知水平、身心發展規律,采用啟發、誘導等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可以把握時機、巧妙發問,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激活他們的思維;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學習拓展空間;另外,教師巧用文中的插圖或者通過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引發高中生的合理想象,并讓他們用英語表達出來,也是一種可以有效激勵學生主動探究的有效教學方法。例如,在人教版必修5第三單元“desert”一詞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置“你們知道desert這個單詞的意思嗎?”在學生回答出“沙漠、荒原”的基礎上再次詢問“它還有別的意思嗎?”學生猜測它是一個動詞,鑒于學生不能正確回答,教師可以給他們提示“She was deserted by her husband”,讓他們猜測,他們順利猜出這個單詞的另外意思是“拋棄、丟棄”。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施了全方位的改革。全新教學理念的落實體現在課堂教學上。課程改革下的英語教學轉變了傳統的呈現式教學模式,轉而采用可以充分激發學生主體性、促進學生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提前針對本堂課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制定的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自主學習,并將不懂的問題標記出來,留待課堂上提出質疑,供學生們一起探討,也可以直接向教師請教。導學案的設置,讓他們的自學變得更有針對性,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預習時間、預習方式,在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學習,創新意識與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發展。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就難題和組內成員進行交流,為了激發高中生分組合作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出包括辯論式、競賽式、表演式等在內的形式多樣的任務形式,既培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對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The world online”一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將課文內容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圍繞“What are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這一問題進行搶答,要求他們必須用英語進行回答、回答正確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得優勝,他們的學習競爭意識被充分激發出來。為了考查學生聽課的認真程度,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讓一個小組回答,其他小組學生對答案進行復述。最后階段,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堂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他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課程改革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多措并舉,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