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浙江省縉云中學)
這是一篇說明文,是典型的現象類文章,非常適合學生進行概要寫作的訓練。第一段文章闡述了在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的背景下,養活世界人民也成為越來越大的一個挑戰。第二段、第三段闡明了引起糧食恐慌的兩個理由。最后一段是避免和解決危機的措施。
本次授課對象是縣級學校的高三學生,對高考新題型的熟悉程度還不夠,訓練次數不多,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支架教學,幫助學生完成概要寫作。
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一節課來說至關重要。本節課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意識。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學生如何梳理文本內容,找出文章的框架,利用概括性語言重新寫出文章,學會評價范例,修改概要寫作。
Step 1:Leading in
1.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
T:Whatdid you have for lunch?
S:Rice,tomatoesand a chicken leg.
T:Sincewe human beings rely on food,can you imagine thatone day there isshortof food,especially the crops?
S:Oh,no,Iwillbe starving.And Iwillmiss them.
2.播放一則視頻,視頻中人們因為沒有糧食,正在遭受饑餓,孩子們瘦骨嶙峋,非常渴望食物。視頻結束后,教師向學生提問:
T:What’s the problem?
S:Peopleare starvingand in agreatneed of crops.
T:Whatcanwe do to solve them?
S:Producemore cropsand don’waste food.
Step 2:Reading
1.read for key sentences:
T:Read the passage and try to find the key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S:Par.1:Feeding theworld’s population isa big challenge,and itisabout to getbigger.
Par.2:However,these a reas often occupy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部分)of the globe.Worse still,the breadbaskets are easily affected by badweather.
2.Skills
(1)S1:Feeding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a biger and biger challenge.
S2: It is more and more challenging to feed the world’s population.
Tip1:轉化句子的結構成分,重組句子結構,如主語賓語互換,主動改成被動等。
Tip2:利用替換關鍵詞的策略進行概括改寫。
(2)S1.Many cropsare grown on breadbaskets.
S2.Breadbasketsareoften limited.
S3:Many cropsaregrown on limited breadbaskets.
Tip3:將重要信息通過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后置定語等合并為一個要點。
(3)讓學生利用技巧概括第四段的重要內容并說明使用的技巧。
S1:1.Big crop failures could cause an overall shortage of food,called a“food shock”.2.Food shocks could occuraboutonce every 30 years.
S2:Big crop failures could cause an overall shortage of food,called a “food shock”,which could occur more frequently in the future.
(4)讓學生利用技巧概括第四段的重要內容并說明使用的技巧。
S1:People can avoid food shocksbymaking agriculture efficient and cutdown on foodwaste.對重要信息進行了概括歸納。
S2:Food shocks can be avoided bymaking agriculture efficient and cutting down on food waste.使用了主動句變被動句的重組句子結構的策略技巧。
1.以學生為主體,活動樣式多樣化
該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成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思考及表達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找主題句和關鍵信息,學生全面參與課堂,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2.采用支架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為了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該課堂采用了支架式教學的模式。隨著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教師的幫助逐步減少,最后發展為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李玉苑,2011)
總之,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開展各類教學活動,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利用支架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探索培養學生想象、預測、推理、判斷、比較、分析、概括、質疑和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語言綜合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會思考、會學習的人。
[1]李玉苑.支架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1(5).
[2]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內容、思維和語言[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10.
[3]李斌.主體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