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琴
(長春市第六十八中學,吉林 長春)
新課程改革為初中政治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理念要求我們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轉變角色,改變傳統教學單一灌輸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端正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并為之不斷努力。
在初中政治學習中,雖然教師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主體性體現并不明顯,教師依然習慣于傳統灌輸式教育,學生由教師牽著鼻子走,缺乏思維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學生成為被動學習的機器。同時,由于知識點較多,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科學,沒有一定的規律,很難培養綜合素質。
政治學習是需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的,良好的政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也使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有所變化,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成長。但是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沒有與時事政治相結合,使理論脫離了實際,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利于學生政治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最大的尊重。政治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為了響應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初中政治教學變得更加輕松,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局面,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很好的學習思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提高,學習壓力也會大大降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基于政治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閱讀,只有讀懂、讀透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有效把握知識。同時理論教學還要科學地結合實際案例,在案例中貫穿多個知識點,從而讓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并指出所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在對案例進行分析時,避免不了會出現分歧,教師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發表看法,最后總結,提高學生在政治課上的積極性,并且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學生政治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政治教學的健康發展。
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有時候過多地局限在書本中,使學生養成了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為了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結合時事政治進行教學。政治的學習需要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點。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兩會的內容,幫助學生養成關注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讓學生通過網絡了解更多的時事政治,并科學地融入教學中,對于不同的問題激發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使學生的政治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設置一個報紙角,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讀報紙等方式,提高思想認識,了解更多的社會生活問題,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初中政治學習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政治知識學習和溝通,相互討論相互合作。例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調查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況。組內成員分工明確,從不同角度確定主題搜集資料,完成調查報告,每一份結果都體現著學生的思考角度和觀點,促進了學生政治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政治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多元化評價學生,不能單一地以卷面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優劣,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評價學生,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建立良好的初中政治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初中政治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初中政治學習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多元化地設置教學,提高學生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