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書霞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峨莊中學,山東 淄博)
記得《孟子·離婁下》中有這么一句話: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尊重每一位學生家長的人格,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合理處理,不能訓斥、指責家長。學生正在成長階段,自己要成長,就會出現犯錯誤現象。成長是疼痛的過程,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出現問題,教師要分析問題,合理地對癥下藥。另外,要與家長溝通,心平氣和地和家長談一談如何讓孩子改正錯誤,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時補救。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
我發現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往往是優秀生的家長很樂意與教師聯系,因為自己的孩子成績好,也很聽話,在他們的心里是一種榮耀,與教師溝通很有面子,溝通多了,針對孩子的階段現象,及時找出原因,及時加以補救,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相反,那些學困生的家長,因為孩子是麻煩制造者,在他們的內心,也存在孩子成績差這個問題,總是感到自卑,所以非常不喜歡與教師溝通,甚至害怕與教師溝通,或許,怕的是教師的批評。有時,打電話也不接,開家長會也不來,孩子出現問題,說手頭忙,沒時間來學校處理,想盡一切辦法躲避。反正,自己的孩子學習上、行為上,就是那么差了。只要孩子能好好在學校里安全地過好每一天,就很不錯了。他們求的是:孩子在學校里好好長身體,至于知識學多少,倒是無關緊要了。他們就這樣放心地把培養孩子的責任全部推到了教師的身上。但是,教師也要理解家長的苦衷,主動多與這些家長溝通。我一直相信,心誠則靈,溝通一遍不行,再第二遍。在交流時,當著家長的面,不要數落孩子,這不是,那不是,要以鼓勵為主,多說孩子的閃光點,慢慢的這些家長就會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那一顆誠心。讓他們感到教師都沒有放棄孩子,作為家長更沒有放棄的理由了。就這么堅持著,家長們自會在百忙之中,抽出那么一點時間,關注自己的孩子。家長多少管一管,肯定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這樣,在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不管學困生還是優秀生,都會在教師與家長的關愛下,幸福地成長著,向前奔跑著。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我和幾位任課教師一起去家訪。我們每到一家,家長們都熱情地迎接了我們。說說客氣話,聊一聊家常話,就進入此行的正題,開始探討孩子的教育。一觸及這個話題,室內的氣氛就明顯不如前面了。我發現: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可以負擔起孩子的讀書開銷,還會給孩子找輔導班上,還有的報一些興趣小組,比如美術班、舞蹈班、書法班等等,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好的條件,家長付出很多。但是,忽略了行為習慣的養成,效果不是很好。家庭條件較差,孩子一邊做很多家務活,一邊自己學習。為了生計,有些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孩子的弱科,也沒有能力上那些價格昂貴的補習班。即使關心孩子的學習,也幫不上忙,干著急。因為生活就是生活啊。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我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溝通時,要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我合作。當班上的孩子有一點進步時,我就會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他,或是打個電話給家長、或是發條短信。誰都喜歡聽到孩子進步的消息,我把喜訊帶給家長,家長就希望我多跟他聯系,我與家長的溝通就互動起來了。
最近,我利用樂教樂學的平臺和家長QQ群、微信群、校訊通,與家長溝通甚多,家長們互相學習教子經驗,快捷、直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家長看到平臺、校訊通、群里的信息,就催促自己的孩子認真改掉一些壞習慣,好好學習。從瀏覽數和確認數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關注還是蠻高的。我就這么一天一天地堅持著發,家長們堅持著看、催促著孩子們今日事,今日畢。我覺得孩子們的進步很大。有些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孩子,都按時完成了。在外打工的家長看到信息,就打電話給家里帶孩子的家長,催促得很及時。有的家長還留言,詢問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我都會針對不同的孩子,給予真摯的贊賞和肯定,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地讓家長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當然,千人千脾氣,山區,或多或少會有那么幾個不好溝通的家長,遇到這樣的家長,要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交流,以理服人并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才能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