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莉
(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湖南 長沙)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由于其特點本身決定了知識的枯燥,因此老師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前必須要面對的教學問題。據觀察,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是當前針對這一弊病采取的有效教學方式;這樣做不僅使知識服務于生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同時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提高,這是經過國家與全國人民不斷努力得到的結果。老師必須讓學生對生活變化這一現象作出反思,通過討論列舉十九大召開前后老百姓生活現實感的對比;例如,大智慧科技服務于生活,各種高智能產品逐漸被廣泛使用,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大大增強,這些是經濟進步、國家繁榮富強的產物。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遷移對比更久遠年代的相關記憶,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培養學生憶苦思甜的品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特別講述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家經濟發展要更上一層樓,需要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于是,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走進社會生活》章節時,老師需要重點講述的就是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以及思想道德建設,國家不僅要做到經濟水平的提升,同時對于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注重培養。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璀璨的文明。但是由于曾經的閉關鎖國,不僅使國家實力落后于他國,更使得中華兒女經歷了百年的屈辱與戰爭。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為中國人民獲取更大的幸福,讓國家更加繁榮富強。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已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不僅加快了人民的生活節奏,豐富了業余生活,同時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方便。八年級上第二單元《建設美好祖國》這一章節,講述的是我國在新時期取得的重大進步以及突破,同時宣傳弘揚了中華優秀文化。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從網上給學生尋找適當的紀錄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對歷史有著深刻反思,做到不忘初心,牢記歷史。紀錄片《輝煌中國》是對十八大以來中國五年發展的一個總結,同時也是為十九大預熱。課堂視頻首先展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借此向學生展示中國在建設橋梁方面領先世界的能力。其次是在鐵路以及大型工程建設中取得的重大成就,讓學生對于祖國的繁榮富強有一個直接的體驗,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使命感。利用多媒體教學直接將國家發展建設的宏偉景象大氣磅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調節了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對所教授的知識內容更感興趣,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能實現對學生滲透十九大精神內涵的目的。
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更加人性化以及生活化,章節的設計也更加趨于板塊的整合,讓學生對于初中教學內容更加容易接受,增強了課堂教學的理解度。那么,老師要樹立課內課外資源整合意識,充分收集課外的時政,整理課內的可優化教學點,加強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特別是對于十九大精神的幾條主線,幫助學生在學懂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例如,在學習《維護國家利益》這一單元時,教師要重點表述的是,對于自己的祖國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國家榮譽感,以祖國發展為己任,主動落實責任。這一知識理論正好符合十九大報告中的為實現國家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的精神。老師要教育學生對當前的國家發展趨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各個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中國既面臨機遇,同時也遇到巨大挑戰,只有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才能夠實現進步。十九大報告中還指出,要在保證領土完整以及主權完整的前提下,通過國家之間的平等外交實現共同進步。這時,課堂上可引入紀錄片《大國外交》,讓學生切身體會:國家在各種外交場合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把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利益放在前面,捍衛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同時回顧七年級上冊《交友的智慧》這一章節內容,給學生拓展知識:國家之間的博弈其實就是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體現,如何在穩定中實現富強,通過國家之間的博弈和交際實現中國經濟穩定提升的目的。
黨的十九大精神內涵豐富,已經被全面推廣并且滲透落實在人民的思想和行動中。在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應該不斷尋求方法,完成對學生滲透十九大精神的任務,讓學生主動學習,對祖國的發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國家使命感,自覺履行報效祖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