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秀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中學,安徽 全椒)
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學時代是一個人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決定一生品行好壞的特殊階段。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傳授知識,授業解惑每位教師都已盡力,但德育的培養卻被很多人所忽視,環境的惡化,公民日常生活的不良行為,不尊重長輩等,無不顯示出我國德育的缺失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德育被學校所重視,德育的結果,不僅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會影響整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應重視德育,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生命教育的目標在于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加強對生命的認識,培養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將認識付諸實際行動。由此可見,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生命教育。在《拒絕毒品》的教學中,讓學生懂得毒品危害人體健康,影響家庭和睦,威脅社會穩定。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充分認識毒品的危害,抵制毒品的誘惑,遠離任何形式的毒品,培養青少年“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的意識,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自覺積極投身禁毒宣傳行列中,讓他們深刻理解生命的意義,學會關愛別人,讓每個人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
團結協作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沒有團結協作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將無法實現,不管個人或集體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把個人的愿望和團隊的希望結合起來,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拋棄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樣。”叔本華也曾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團體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探究實驗,在探究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成績、不同的學習習慣、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發言,將最終正確的結果在班上進行交流。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分工合作、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懂得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團結協作。大家都知道,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互相關心、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對學生以后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美育即美感教育,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從而使學生具有美的心靈、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人生之路。美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美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現實、認識自我、認識美丑,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在眾多的文章中,生物教育的美育集中在對自然界生命外表的鑒賞上。根據我的經驗,生物科學教育中的美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沒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個性充分發展的空間,美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健康快樂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環境保護是百年大計,環境保護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大家都看到了,由于環境的污染,人類無節制地開發利用,還有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以及外來物種的入侵,許多珍稀物種面臨嚴重的威脅,雖然大家都知道,物種的產生和滅絕是一個自然的現象,但主要原因大家想過嗎?自然界中的一個物種一旦從地球上滅絕,將永不再生,你不覺得心痛嗎?自然界的生物在人類的衣、食、住、行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生物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且對生物圈的水和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要保護好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除了建立自然保護區外,還要制定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宣傳和教育,讓每位學生都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為了我們生存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我們美好的家園,在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需要爭取學校的支持,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協助,讓每個人都懂得保護好自然界的生物,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將環保計劃付諸行動,為使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要積極挖掘教學中的各種道德資源,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道德表現,激勵他們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只有接受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學生在生物知識增長的同時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懂得感恩、越來越有責任感,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會成為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