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仲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學,浙江 慈溪)
近幾年,我市在組織中學歷史高級教師職稱考試時,命題專家組總以“試題命制”作為考核內(nèi)容之一。結(jié)果一些教師因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命題思路簡單而直接,答案設置較平面而缺乏梯度,因而在職稱考試中也“吃了虧”“降了分”。筆者認為職稱考試“吃了虧”只是應試教師個人得失的事,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重視試題的有效命制,那將會是學生、學校等諸多方面“吃大虧”的事。所以為了讓更多的老師在自我探索試題命制的路上少走彎路,并在教學和評價上“少吃虧”,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實踐集思廣益,試就高中歷史試題命制的技能和原則進行一些論述,以求教于各位前輩和同仁。
若要命制出一份較高質(zhì)量的試題,教師必須具備一些扎實的基本功。
一是要有深厚的專業(yè)功底。能熟練地對整個高中歷史教材把握并加以深刻理解,挖掘其豐富的內(nèi)涵;此外,還能熟練地運用常用的基本觀點、原理來分析歷史現(xiàn)象,進而構建起新課標下考試測量的學科知識體系,這樣在我們命制試題時就能明確方向、游刃有余。
二是要有深厚的積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現(xiàn)在的試題主題往往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單純地只追求專業(yè)知識,而應該從多渠道積累試題命制的素材。這些素材可以來源于平時閱讀書報雜志、看電視新聞;也可以來源于平時教學中和學生的互動;還可以來源于在互相聽課、評課中獲得的啟示以及啟發(fā)于專家講座的指導等等。有了這些素材的積累,我們命題時不僅可以思如泉涌,而且也能緊扣試題主題的“三貼近”原則,學生做題時也能得心應手。
教學工作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要想使我們所教的歷史學科深入淺出、引人入勝,這就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試題命制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也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那么關于命題研究什么呢?
首先,加強對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教材的深入研究。我們浙江省進行新課程高考已經(jīng)三年了,試題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新課程標準及其配套教材進行深入研究。
其次,加強對《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4版)》和考試說明的深入研究。《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4版)》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無論是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選編,授課計劃的制訂,還是成績考核、教學檢查及課程評估都要以《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4版)》為依據(jù)??荚囌f明是對當年考試命題原則和要求的具體解讀。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加以研究。只有熟悉教學目標,明確考試范圍,把握學科思維能力要求,我們在命題時才有了方向。
最后,加強對高考試題的深入研究。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近三年來的高考考點按時間進行梳理,以明確高考試題命題的特點,把握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具體來說,應從試題結(jié)構、賦分比重、呈現(xiàn)方式、命題原則等諸多方面進行翔實細致的分析和總結(jié),以利于全面把握對高考試題的特點和趨勢,在命題時做到統(tǒng)籌兼顧,心中有數(shù)。
我們除具備上述一些試題命制的技能外,還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試題內(nèi)容應該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力求實事求是,不出空泛、雕飾和隨意臆造的試題。試卷布局要考慮重點內(nèi)容排列,由易到難,坡度設計。試題的參考答案要簡明扼要,選擇題答案應具有唯一性,材料題答案應處理好限定性與開放性的關系,要求答案不是對教材知識的簡單照搬,而是根據(jù)材料對所學知識進行重組、遷移或整合,以便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試題命制務必要根據(jù)測試的整體性要求。在新課標下我們應用文明史觀來整合新課標的模塊和專題,構建學科體系,并且根據(jù)這一體系突出主干知識,確定命題的基本思路。此外,命制的試卷中各個試題之間必須彼此獨立,切不可暗示本題或其他試題的答案線索。
新課改高考命題往往遵循“三貼近”原則,所以我們在進行試題命制時應該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來說,歷史知識的考查仍停留在“材料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的階段,可見大多數(shù)高考試題仍是貼近教材的,所以我們不能草率處理教材,甚至是脫離教材,歷史學習和命題一定要以“本”為本,把“教教材”的觀點轉(zhuǎn)變?yōu)椤坝媒滩摹?,適當回歸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在考查能力的試題上要多考查“為什么”的知識點、具有拓展性的知識點和整合性的知識點。這樣命制出來的試題,不僅新穎而且針對性強。
試題命制的質(zhì)量和水平不僅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體現(xiàn),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這是新課程的根本精神,也是新課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新課程需要我們用著心,動起腦,拿起筆命制出新型的試題充實于教學過程中,唯有如此,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和推行歷史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