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羽
(浙江省海亮教育集團,浙江)
我國高中的體育教學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及素質。在籃球教學方面,教師可能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有所誤差,忽略籃球文化的教育培養,僅僅注重磨練球員的戰斗技術,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及陽光的體育素養。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在教學中對于籃球文化的理論教育和傳承,讓學生真正對此有興趣,有所發展。
籃球素養這個概念屬于一種復合型的整體,涉及籃球理論知識以及價值觀、為人處世的道理等,是人們在長期接觸籃球知識、技能中形成的。在高中籃球教學的實戰過程中,教師需要善于應用激勵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強化其進行籃球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一些籃球競賽類活動,將課堂上傳授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學生。找一些籃球知識及技術掌握較好的學生作為好的學習榜樣,讓學生可以看到目前自己與榜樣之間的差距,產生學習的動力。籃球教學的重點部分是培養學生的社會層次方面的能力,不僅是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更多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籃球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籃球教學方式及內容的創新是提高學生學習籃球課程積極性的有效方式,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技術,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籃球教學雖然不像傳統的課堂式教學,但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創新理論及實踐,變革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從多維的角度來滿足學生在學習籃球方面的需求。首先在教學評價方面,不能僅僅是以期末的一種考試模式,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多層次、多知識面、高實用性的評價體系。教師在宣傳籃球文化的同時,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有的學校可能并不開設理論課,學校可以適當加設籃球理論課,讓學生對籃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籃球教學的授課形式其實可以有很多種,課堂氛圍的嚴肅以及教學的格式化,都限定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束縛學生學習的動力。為創造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將嚴密的教學記錄本與人文的教學氛圍有機結合,可以加強學生之間只是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并且可以有效優化教學環境。學生是籃球教學的重要參與者,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采取啟發式而并非灌輸式的講解方式,讓學生仿若身臨其境。教師在教學態度上需要做到細心和耐心,根據教學的重難點部分,結合理論與實際促進學生進行思考,進一步認識籃球。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發展并鞏固自身優勢的同時,深入掌握籃球運動的標準技術動作。籃球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拓展到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尊重師長和裁判、尊重隊友和對手,要從團隊意識、責任意識、互相幫助等多個方面,對于學生品格的塑造以及今后的發展都十分有利。
傳統的有關籃球教學的評價方面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對于結果更加重視,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由于學生是否熟練掌握籃球知識是教學標價的標準,其對于籃球文化及知識的傳承與發展是否有效起到了重要的評價作用,但是這種教學評價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一方面,教師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以及自身的能動性。教學評價更多關注的是籃球的理論知識,對籃球課程的教學活動參與者并沒有過多地關注。而另一方面,由于教學評價并不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以給成績下判定為主要的評價方式,比較主觀。
能力本位在內容及方式方面都優于知識本位的教學評價,更加重視的是培養及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以及在實戰過程中學生的籃球意識和反應能力,是否可以靈活應用籃球技術和戰術。但是這樣的評價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更加關注的是提升個人的籃球技能,籃球教育的教育目標改為以培養學生籃球技能為目的,這是錯誤的。
因此,可以說在籃球教學中評價十分重要,需要結合過程與結果,可以收獲到雙重成效。在教學內容的評估方面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問題,對學生在籃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有所考核,還需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檢驗,以及學生在籃球知識方面的認知水平,和體育精神中優秀的精神品質,對學生的健康情況加以關注,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等。重視考核結果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課后的實際鍛煉情況,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籃球素養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籃球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