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忠
(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積石中學,甘肅 臨夏)
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于負責以及具有思想力、創造力的新時代人才。在此,通過工作中的教學實踐,說說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共同努力搞好高中地理教學工作。
地理教材版本有好幾種,但是各種版本在結構、教材、內容的設置上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優點,而且不同版本在不同方向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所以我們在備課時要瀏覽各個版本教材,分析比較各個教材的優劣點,把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和整合。如人教版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案例,使課本抽象知識具體化,方便學生理解記憶;湘教版教材則設計大量活動,加強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教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實際生活針對性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既對教師的教學非常有利,也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使學生更好地完成高中地理學習任務。
高中地理課堂傳統模式就是老師對于教材只顧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課本知識。如此教學使得學生缺少自學能力,缺乏個人獨立的思考能力,在這種課堂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強化課本背誦,談不上地理知識的興趣學習和高中時代的快樂生活。根據新課標要求,在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倡導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模式等等。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讓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團隊協作意識不斷加強,同時也加強了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構建思維發展課堂,首先要求依據新課標、學生現實水平、課程資源確定三維目標和知識層次,要求老師要絞盡腦汁設計好問題,培養現實創造性思維能力。其次要為學生學習創設活動情景,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狀態,促使學生研究地理問題,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思維舉一反三,留出同學們考慮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再次讓學生設計地理問題,小組之間合作學習交流,啟發學生優化問題解決辦法,利用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教學雙邊活動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法寶,由此做到學以致用。最后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要求學生關注全球性問題以及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現實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
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中認真開展各種形式的師生雙邊活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營造學生奮發向上、興趣盎然的課堂環境,運用教師優美的肢體、豐富的語言、直觀的教具開發同學們學習地理知識的動力,使他們以愉快的心情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要緊密結合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收獲的課堂教學效果會令人想不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國際國內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景觀、事物和現象時,激活了同學們的求知欲望,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如此地理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潛能,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彰顯了個性化的教學。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高中地理課堂已經不是單純地學習地理知識,而是通過學習特定的地理知識,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強調知識的發現過程和學生自助探究的深度學習,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指導學生在學習時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注重知識的縱橫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加強學生對地理空間的觀察思考、歸納總結能力,加強學生對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較,因果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繪圖、識圖、與解圖等地理學習能力的地理教學。
高中地理教師依照新課程教學理念和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地理課本教材進行整合、延伸,運用獨特的教學創造性開展本職工作,高中地理教育才有真正的發展前途。自覺進行課后反思是每一位老師必須堅持的行為習慣,地理老師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讓自己力爭成為一個好的地理老師。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爭做到和同學們平等交往和對話,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修養,并且熟練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豐富教學內涵。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必須踏實學習新課程理論知識,深刻領會新課程思想精神,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研究地理教學策略,立足于課堂教學大膽改革,不斷提升老師的基本素質,全面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