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第十九初級中學,遼寧 大連)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教學逐漸受到重視。但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素質教育對于一些學校來說僅僅是口號,相對于文化課程的嚴格要求來講,體育課儼然令初中生神往而不得。許多學校已經將體育課設置為自習課,更有甚者,體育課已成為各學科老師相互爭搶的“補課時間”。夾縫中求生存的體育課發展著實令人擔憂!因此,初中體育教學需要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趣味教學法亟待運用并快速發展。
中學體育教師普遍來講綜合素質相對較低,課堂教學缺乏創新、創造性,初中生已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學生普遍精力旺盛,求知欲、好勝心較強。但是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后學生自由練習為主,此種教學模式比較呆板,學生失去主體地位,被動接收新的體育項目,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低下。以足球教學來講,足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增強體質、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為主,但是課堂教學中往往是老師講解完成后,剩余時間讓學生自由練習,掌握基本技能,課堂結束之前集合講話,對于團隊合作的培養稍有忽略,而且,學生自由練習沒有目標,過程較為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部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還會自己進入教室進行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體育教學失去了原有目的。
文化教育占據主導地位的教育環境下,體育課堂所擁有的教學資源缺乏,教學設備簡陋,尤其是偏遠農村。學生在體育設備不足的情況下難以激起學習興趣,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興趣教學法的應用更加重要。
首先,體育老師要進行自身修養,此修養不僅僅限于對體育項目技能的提升,還包括教師知識面的拓展、教學方式的改進、課堂講解的方法。具備廣泛的知識面,體育教師才能在普通的技能講解過程中融入更加有趣的時事新聞。例如,在足球課堂上,體育老師對基本技能的教學可以結合當年或者近期的足球比賽進行講解。中學生普遍住校時間較長,由于課程緊張,為了專注學習,學校要求不能攜帶手機,因此,初中生對新聞、時事的接觸較少,此種情況下,教學結合時事聲情并茂的趣味性講解立刻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要不斷地總結經驗,通過觀察學生課堂表現適時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
寓教于樂一直是所有老師不斷追尋的教學方式,也是興趣教學法的一種重要方式。初中生雖然已不復小學時期的天真,但是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針對此特性,初中體育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游戲的成分,游戲是體育興趣教學順利發展的催化劑。課堂講解及訓練過程中加入游戲、競技、比賽等成分,更容易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足球傳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分組進行足球接力比賽的游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同時為學生營造了有趣的課堂氛圍,在游戲中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訓練與學習。
針對性教學是素質教育下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是興趣教學法的必經之路。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該充分肯定及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趣味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在足球學習中對運球感興趣,有的學生喜歡帶球,這時候,體育教師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在完成其他項目學習的前提下,注重培養學生特長,使其綜合穩定發展,強項突出發展,從而提高初中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對于教師來講,體育興趣教學不但能夠促進教師個人的成長,使其在體育教學生涯中擁有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自身修養、個人價值的提升過程;對于學生來講,在體育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真性情,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項目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綜合發展。
綜合來講,興趣教學法是新課改后教學方式重大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初中興趣課堂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初中體育教學順應初中生的學情和初中生的認知學習規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結合實際,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體育學習動力,刺激學生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就能圓滿達到素質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