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東
(甘肅省卓尼縣柳林中學)
通用技術作為新課改以來的一門全新課程,其各個方面正趨于成熟和完善,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效率比較低。因此,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我們每個技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普通高中階段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課程不僅注重學生對符合時代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而且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要充分考慮高中學生在興趣、生活經歷、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及其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
如今學校面臨高考升學的壓力,雖然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必修類課程,但主要把課時放在了語、數、外、物、化、生等主干科目的教學上,對于通用技術等邊緣學科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課時量的嚴重不足。作為新學科的通用技術存在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生實踐動手機會缺失,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更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簡單地說,通用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校不重視、家長不支持、學生積極性不高。
目前,與高中通用技術課相關的學科競賽主要有: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科技創新大賽、創客創意大賽、勞動技術作品競賽、手工制作競賽。筆者所在學校自2011年建校以來,高度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學生學科競賽輔導發現,學科競賽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以下作用:
在作品制作之前,指導教師首先會組織學生對各個環節進行設計方案的討論,在這個時候學生往往都會提出特別的想法,甚至表現出我行我素的狀況。但是等到真正動手實踐時才出現自己的想法無法付諸現實,學生們表現出極為無助、極其需要幫助的情形,這時他們就會安靜下來,聆聽指導教師的講解和其他同學的觀點。
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需要有堅定的意志和拼搏精神,以飽滿的精神投入競賽過程,通往競賽的過程是艱辛的,為了能爭取參加更高層次競賽的名額,學生往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競賽不但需要實際付出和拼搏精神,更需要嚴謹的應對方法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同時也需要正確的心態。通過競賽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競賽獲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目標,它是使人不斷進取、追求完美的過程。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親的過多關照使很多學生不自覺地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做事比較獨立專行,不去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個人英雄主義強烈,嫉妒心強。在通用技術課相關的競賽中,往往需要小組內所有成員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這不僅要求隊員有精湛的操作技術,更重要的是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緊密的配合。通過學科競賽,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互助精神,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收獲友誼。
學科競賽是一場爭相綻放的學術盛會,學生在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時往往需要作品展示和答辯,最重要的是要和其他地區學校的師生進行交流互動,這不僅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增長見識的好機會。讓人欣慰的是,學生在競賽的時候能夠提醒對手的問題,尊重知識、尊敬對手,這是我們培養的更高目標。
學科競賽不是單純理論知識的照抄照搬,而是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大多數知識都超出課本范圍,需要學生自學課本外的知識和技能,這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機器人競賽涉及知識面廣,有利于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利于學生認識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學科競賽作為一種趣味性活動對學生的發展作用與通用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具有許多相同之處,通過學科競賽增強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團結合作精神,解決了因資源缺乏而引起的通用技術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學科競賽能夠促進學生通用技術的有效學習。
[1]張曉冬,李繼光,郝俊紅.以學科競賽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17):116-117.
[2]王建華.在第十三屆湖南省中小學機器人競賽開幕式上的講話[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6,3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