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海
(招遠市齊山鎮十字道初級中學,山東 招遠)
當前情境教學法在中小學的各科教學中都得到了運用,尤其是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時代背景下,美術課程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最有效途徑。近幾年來,國內眾多學者開始研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表明情境教學法對于提升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效果。
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和美術欣賞課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正確認識,使其學會發現美術課程中的美感,進而應用美術中的一些技能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目前初中階段的美術課程在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在開設的過程中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創設情境的重點把握不好,其次在設置課堂情境引入課堂情境的過程中缺乏恰當的引入方式。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新形勢下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到美術教學以及欣賞課堂中去,將會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進而影響學生運用美術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以初中美術教材內容為基礎,正確編排合理的教學內容,不斷為學生創設能夠發現美的情境,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能動性,不斷了解和掌握美術的相關概念,掌握審美的一定規律,讓學生學會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和審美視角去看待事物。
二是要引導學生不斷發現生活中的美,從生活實踐中初步形成對美的感受,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中發現美,比如路邊的花朵、家中的花瓶、顏色鮮艷的水果等,使學生具有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進一步形成創造美的能力,了解生活中美的存在方式和美的感受,欣賞生活中的事物。在當前的初中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選擇周圍的審美事物時,通常會將注意力放在花上面,并且對花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欣賞課中運用當前的多媒體技術如影音、圖片等,讓學生領略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品味大自然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之后,應當對實行的情境教學效果進行一定的驗收和評價,其中美術欣賞課是評價課程的重要方法,對于學生美術鑒賞水平的肯定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美術欣賞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優秀美術作品的引入和講解與學生一起進行鑒賞和討論,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通過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來判斷學生美術課程的掌握情況。比如在鑒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來欣賞這一作品,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討論這一作品中產生的美感,個體之間對同一作品產生的美感是有很大差異的,有的學生僅僅能觀察到作品表面的美,而有的學生卻能更深一層地感受到作品的內在美。在這個鑒賞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評價作用,適時向學生展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作品之美,拓展學生對于美的認識和理解。
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計劃安排合理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出自然的美景,讓學生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向學生展示自然中的各種色彩,比如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讓學生進行發現和體會,進而引導學生由情感轉化為創造、由好奇轉化為創新,將對美的向往與好奇轉化為真實的感受和體驗,通過融入情境使學生處于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和發展,極大程度地為初中美術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前景,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不斷轉變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創設情境,帶領學生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