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3)
目前很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并不是積極主動地引導自己的學生,而是局限于學生所提問題的解決。當學生沒有提出相關問題時,班主任就顯得較為消極懈怠,并不會主動去引導學生去學習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這樣的行為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出現消極懈怠的學習態度。
現在的絕大部分班主任還是以前那種師生有別的觀念,不會主動融入到整個班級集體中,而是讓整個班集體服從他的教學管理,這樣就造成了學生整體行為與班主任命令不能協調一致,使得整個班級的執行效率低下。有的班主任只注重自己的學科教育,缺乏與其他任課老師的溝通交流,不利于學生整體成績的提高。由于缺乏這樣的溝通交流,師生之間就會產生更大的隔閡,不利于班集體的團隊合作。
現在的教育教學中因為大部分為應試教育,所以部分班主任憑借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這樣就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這與未來的教育發展要求不符合。如果想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既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要增強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而部分班主任由于過分的依靠學習成績評價學生,就會造成班級內部等級化。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會受到嚴重的歧視性,不利于未來的學業成長。班主任的這種行為會造成班級的不公平現象,制約班級體的執行效率。
由于中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自律性,因而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這時班主任會對學生的教育會作出相應的批評。 但有些班主任忽視了學生的內心的承受壓力,用成人的標準來嚴厲批評學生,甚至是懲罰性的高壓管理。所以中學生不成熟的心理受到了嚴重創傷,也使他們厭倦和疏遠班主任,最終不利于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
作為班級的負責人,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各個方面負責。中學生的內心非常敏感,所以老師不要一味的批評他們,容易讓他們變得悲觀失望,從而否定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此,班主任應盡量在學生面前采取鼓勵措施。在批評時,班主任要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是學生知道他們自己的錯誤。另外對待學生班主任一定要學會鼓勵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去積極地解決問題。班主任要變得積極主動,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的行為,進而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使學生能夠積極向上,不斷前進。
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以及其他學科任課老師的溝通、交流,首先通過與學生的親切交流,真正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進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其次以自己的交流希望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加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家長的對話,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學生,而通過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可以讓家長們走近學生,幫助自己一起推進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從而使學生有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最后,班主任要和其他任課老師交流,進一步地推進班級的集體建設。加強與任課老師的交流,希望和任課老師一起通過有效形式加強對落后學生在思想、情感交流,學習方法等各個方面的引導,并且有效的監督改變這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從而大力幫助這些學生增加自信心和自尊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那些心理嚴重的學生,應該給予他們關心指導,加強他們的心理教育,最終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除了性別、年齡和成就的普遍差異外,他們在習慣、愛好、家庭背景和學習態度方面也存在差異。如何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所長,學到自己應該學習的東西,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班主任要學會“按照他們的才能來教學生”尤為重要。
“因材施教”作為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方法,至今也很重要,簡言之就是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自身素質,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通過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班主任要用合適的方法去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教育者教學的最終目標,每個教育者都是為這樣的目標而教學。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是并不代表著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通過自己的權力來強制命令班干部,進而達到管理整個班級的目標。班主任應采取適當的方法和班干部共同協作,更好地管理班集體。首先班主任應保證班干部的辦事態度和辦事效率,例如,當學生違規時,班干部不能直接批評同學,但是可以從幫助學生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班干部不可以直接點名批評學生的錯誤,因為這將有可能不可避免地導致班級干部在同學中失去威信。其次班主任應該規定班干部也要接受同學的監督和批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班干部做好表率作用,成為學生的榜樣。
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須教班干部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這樣使班干部能夠勝任他的工作。班干部的培養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只要班主任對班干部強化訓練和對個人的耐人指導。好的班干部將成為班集的中流砥柱,成為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總之,只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培養班集體,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