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建設小學 云南紅河 652499)
愛是教育的基礎、靈魂,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為班主任就要給予學生真誠的愛,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總是耐心地幫助學生戰勝困難,使他們能夠揚帆前進;而當學生取得好成績而沾沾自喜時,我又在他們耳邊及時敲起警鐘,讓其明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哲理;每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就面帶微笑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撥開他們心中的迷霧……我無時無刻不在用我的愛感化著每一個學生,讓師愛溫暖孩子們的心。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也就是對學生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多年來我扮演了雙重角色,既是班主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用慈母般的心去關懷、體貼、感化他們。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紀律是學生學習的保證,沒有好的紀律,就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因此我每接一個班,都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教育主線,用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調查了解,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選拔出一批關心集體,團結同學,作風正派,有一定組織能力、開創精神和奉獻精神的班干部。嚴格課堂常規和學習常規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使之成為班級行動的指南和學生檢查自己的鏡子,讓學生有規可據。選拔班干部時,我采用民主推舉方式,讓學生推選出心目中的班干部,亦可毛遂自薦。然后由提名者和自薦者做競職演說(高年級學生),闡明自己適合擔任的角色,以及干好本項工作的計劃、措施、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和將達到的目標等。最后投票表決,當場宣布結果。這樣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選出他們信賴的班干部,各負其責,落實到實處,對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十分有利。對落選的同學認真好做思想工作,注意調動其積極性,鼓勵再次競選。選好班干部后立即召開班委會,進行培訓,提出要求,明確他們各自的工作責任。在培養學生干部方面,我是這樣做的:(1)是在班內大力表揚班干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2)是鼓勵班干部大膽工作,在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求他們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從各方面給全班同學起到模范帶頭作用;(3)是培養班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帶動整個班集體工作。經過我的不斷培養和努力,我班學生干部都能盡職盡責,分工協作,順利完成任務,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能夠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集體主義觀念強,也讓班集體有了凝聚力,逐漸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優良班風、學風。我也從這些繁雜的班主任工作中解脫了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學上。
培優轉差是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我認為應該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中差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好生,學生的“優”與“差”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如何去“培”與“轉”。作為班主任,重要的是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其鼓勵他們,多與他們談心,在課堂上給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積極動腦舉手發言,有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獎勵。課外積極輔導、跟蹤,多與家長聯系配合教育,讓他們有信心、有動力去學。對待他們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簡單,用自己真誠的愛心,叩響他們心靈之門。我剛接四年級的時候,有個叫小民的同學,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也不開口讀書,就喜歡玩東西有時還會搞惡作劇,搞得課堂紀律一團糟。有一次上課他用腳去踢前面同學的腳,那個同學氣憤地說:“馬老師,小民用腳踢我”。當時,我并沒有批評他,只是微笑著看著他,因為我知道,當時的微笑勝過嚴厲的批評。下課后,我請他幫我把作業送到辦公室,他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欣然地過來幫忙,看得出他很高興我給他的這個任務。從那以后,我經常用課余時間跟他談心,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開始有了一點進步了,會寫寫畫畫,也開口讀書了,課堂紀律也好了很多,這樣的進步,令我感到很欣慰。
總之,班主任對后進生的教育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有愛心,有耐心,有信心,有寬容之心,才能點燃他們積極進取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伸。離開了家庭配合,學校教育必然因孤軍作戰而難以奏效。因此,要做好班上的工作,光靠老師還不行,必須要有家長的配合,積極督促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按時睡覺、起床,以保證睡眠,不影響白天的學習。為了教育好孩子,我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召開小型或全班家長會,把學生的在校情況告知家長,使家長了解到整個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行為表現,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現,找出不足,加以教育。同時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不易表現的思想、行為,聽取家長意見,共同商討教育方法,合力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搞上去,切不可以告狀的形式去家訪,那樣只會失得其反。另外我還積極組織家長參加學校的家長學校。讓學校邀請的教育專家為這些家長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交流教育子女的經驗與教訓,再結合自己子女的個性問題,考慮對策措施和教育方法。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卑嘀魅问墙逃?、領路人,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心理,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用之以心,定然潤物無聲。學生才會健康成長,教學才會取得成功。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用我的青春繼續耕耘屬于我們的那片原野。我熱愛,我無悔,因為我是一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