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豐州中心小學 黃金泉
隨著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的推進,學校更加重視班級的管理工作,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小學生素質的提升。學校尤其要重視學生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與自我管理意識,強化其思維能力,改革原有的班級管理模式,突出小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在核心素養培養基礎上,重視小學生獨立能力的提升,促進小學生的未來發展。
教育部于2016年出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相關文件和資料,其中指出了當代學生要具備的幾大核心素養,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幾方面,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小學管理要注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這與素質教育是如出一轍的,核心素養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升華,是素質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教育的最終使命。小學核心素養教育主要指向學生群體,學生是教育的核心,處于主體地位,核心素養管理模式主要以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核心素養教育不但沒有給素質教育帶來沖擊,還為素質教育注入了新的內涵和動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小學學生管理模式的變革有助于完善學生管理機制。建立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可以促進小學生獨立性的提升,進而促進其智力與思想品德的發展,是一種新型的育人模式。
我國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是現代小學教育的重要指導理念,小學要以科學性、時代性為原則,完善小學學生管理體系,促進小學學校人文性的提升,幫助小學生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等,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必不可少的素質,小學階段更要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建立合理的學生管理機制。
目前,部分學校學生自我管理缺乏相應的制度作為支持,教師過于強調班級秩序與紀律,小學班級自主管理主要通過班干部與教師合作,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實際上,教師與班長溝通較多,與其他同學溝通和交流較少,班級管理缺乏應有的氛圍,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心理狀態,導致學生自主管理工作的開展面臨一定的難度。
現在的小學生比較早熟,部分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存在較為嚴重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師難以發現這些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走下坡路。例如,部分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還有的打架,等等,針對這類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調節,教師如果只是批評和請家長,只會刺激學生,導致其更為逆反,因此構建科學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還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學校和教師應有的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十分被動。因此,學生對于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不高,認為只要聽話就是好學生,就會得到老師的表揚。
根據智能多元理論,小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優缺點,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優缺點,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學習情況,并針對小學生開展針對性地管理。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樹立自我管理意識,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人的行為受大腦意識和思想的支配,小學生也是如此,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就要從其思想觀念入手,提升小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讓小學生知道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教師和家長起到的只是協助作用。
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與年齡開展自主管理活動。例如,我校舉辦聯合商場義賣活動,獲得資金用于班級建設和捐助慈善。教師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要指導學生進行活動策劃,制訂活動方案,并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誰負責商品管理,誰負責銷售。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小學生的策劃與組織能力得到提升,鍛煉小學生的膽量;銷售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只是參謀的角色,通過參加活動,小學生會體驗到實踐的快樂,這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十分有益處的。
意識與思想是指導行為實踐的前提和基礎,小學生僅僅具備自我管理意識還是不夠的,還要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技能,進而保證自身的行為符合當今社會對于小學生的要求,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期初,我都會和全班學生商討制訂班級公約,激發他們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并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上崗“施政”、為同學服務、鍛煉自己的機會。
首先,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設立“值日班長”,這樣既可以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又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管理欲。我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使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從而形成責任意識。其次,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實踐。我結合教學內容定期展開學生自學或探究式學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自己選出代表,參加回答問題等環節,暢所欲言,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再次,選擇適合的實踐活動,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如定期到養老院慰問。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活動策劃,班干部等要奉獻一臺表演,文藝委員要了解班級同學的特長,哪些同學會唱歌,會演奏樂器,哪些同學學過舞蹈,通過精心編排,策劃一系列表演節目,對于設備使用與音視頻材料教師要協助學生解決,進而為養老院老人們帶去一臺優質的節目,給他們帶去溫暖,彰顯新時期小學生的朝氣。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依賴于自制力,小學生要想形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就要加強自我管理,錘煉自我管理技能,且要反復使用,形成一種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自我管理意識,強化其管理技能。例如,在開學典禮到來之際,學生可以組織一系列慶祝活動,為慶祝典禮出謀劃策,為新入校的學弟學妹樹立榜樣,活動策劃要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長來進行,學生們在這一環節中充分展現自己的特長,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可以樹立班級標兵作榜樣。榜樣教育促使學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班級陸續推出“寫字小標兵”“禮儀小標兵”“健身小標兵”“衛生小標兵”“閱讀小標兵”“孝心小標兵”等,將他們的事跡、作品在班級宣讀、展覽,以他們的模范行為和優秀事跡影響教育其他學生。
小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構建直接關系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開展,學校與教師要承擔起重要的責任,以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幫助小學生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保證自身的行為符合當代小學生的標準,促進小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徐琳琳.基于核心素顏培養的學生自主管理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12)∶81-82.
[2]李均.班級管理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研究[J].成才之路,2017(10)∶100.
[3]竇桂梅.核心素養指引學校改革方向[N].中國教育報,2016-09-28.
[4]褚宏啟,張詠梅,田一.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其培育 [J].中小學管理,201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