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琴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白塘鎮中學,福建 莆田)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一般比較貪玩、好動,采取口頭上語言傳授的教學法,會使學生慢慢產生消極的學習情緒,難以體會語文閱讀學習趣味性,不能夠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語文閱讀知識。針對此,為了活躍學生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一改以往過于格式化的教學模式,采取一些有效性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語文閱讀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環境下。
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強調教學活動有效性十分重要,其主要體現于幾個方面:其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展開會給學生提供更多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的機會,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從文章動人、精彩之處揣摩、品味、分析文章整體,對閱讀有一個感性認知,并掌握一些語言表現手法、文章結構等信息處理能力,為綜合素質養成奠定良好基礎。其二,初中語文閱讀過程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它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期間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釋”作品,“重建”作品,形成一種創造行為,養成良好思維習慣[1]。其三,閱讀教學能夠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創造更多互動機會,一同去品味、探究閱讀文本,一起傾心交談??傊?,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十分重要,應積極探究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應積極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由此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目標的實現[2]。
例如,某教師在八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父母的心》教學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摯愛親情,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先是要求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章背景資料,從文章結構、思想感情、語言特色方面入手設計五個題目。接著,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探討題目設計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確,并在“合作完成,一人表述”原則的指導下,總結出本小組所設計的最終問題。待問題設計完成后,向其他組發起挑戰,指定迎戰組內某位成員回答問題。然后,由教師負責點評,選出活動中最佳挑戰組、最佳迎戰組。整個過程學生們都興趣盎然,同時,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深入理解了文章內容和結構。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十分顯著,在組內成員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可增強生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采取有效預習法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善于運用這一種教學方式。
例如,某教師在初中語文《秋天的懷念》一課教學時,設計了如下幾個預習內容:
1.朗讀課文,思考母親對我的照料主要表現在哪幾件事情上?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中心。
3.文章反復寫“看花”的原因有哪些?
4.說一說課文幾次寫到秋天?“秋天的懷念”表達了什么情感?
5.可以把標題中“秋天”二字去掉嗎?
通過上述預學案內容設計,學生進行了有效性課文預習,為有效性語文閱讀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
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為了進一步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應嘗試采取情境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空間。
例如,某教師在初中語文《背影》一課教學時,為了點燃學生閱讀興趣,在課堂導入環節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經驗,設計了一個話題:“想一想,在你的人生經歷中父母做了哪些最令你感動的事情?”有的同學說道:“我的媽媽總是會給我買一些漂亮的衣服。”有的同學說道:“在家里計劃買電視機時,我提議將電視放在客廳,但媽媽卻想放在她的臥室,我堅決不同意。幾年過去了,老媽突然有天給我發短信說,她想要把電視機放在臥室是為了讓我多陪陪她。”還有的同學說道:“有一次,爸爸生病做了手術,他從手術室出來之后就一直找我。”學生們十分活躍,且精力非常集中[4]。接著,教師導出了本課主題,順利進入到了《背影》一課分析中,并引導學生將情感帶入到閱讀中,達到了有效性教學的效果。
綜上可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對學生文學素質養成十分重要。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應采取多種有效性教學方法。包括小組合作學習法、有效預習法、情境教學法等等,活躍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氛圍,令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下慢慢養成語文閱讀習慣,主動參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深入體會語文閱讀中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受文學閱讀熏陶,漸漸養成良好的文學素養,最終真正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