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虎
(江蘇省宿遷市文昌高級中學,江蘇 宿遷)
近幾年,江蘇高考政治試卷總體趨于平穩,但也凸顯出一些新的特點,這對我們提高高三政治教學有效性很有幫助。
(1)試卷對支撐學科體系的主干知識、重點內容進行了較多的考查。一是考綱規定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觀點等,二是與當年高考熱點問題相聯系的概念、原理和觀點。
(2)選擇題中的關鍵詞及材料主旨對學生選擇的影響較大,要求考生仔細審題找到解題的切入點。
(3)文字題中的材料及設問的指向性限定與答案形成的相關性進一步增強。
(4)考查學生基本的學科思維及方法,即要求學生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具備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并懂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熱點問題: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2017年的試題不避熱點,如第14個中央一號文件、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政府“放管服”改革、美國退出TPP、英國啟動“脫歐”程序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時事熱點,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
(1)夯實基礎,熟化知識。
基礎知識是高考的第一依據,越是基礎的就越有決定性意義,基礎不實是學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礎的就越有區分度,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均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和復習中要做到以本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將識記、理解、運用的知識爛熟于心。復習中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做到點點清、點點明、點點通,真正將基礎知識落實到位,只有如此方能“以不變應萬變”。試題無論怎樣的新、奇、巧,終究“萬變不離其宗”。
(2)強化能力,活化知識。
首先,教學中必須做到“前滾后鋪”,形成知識網絡。如機械唯物主義:①在本體論上:將物質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學中的“物質”,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②在世界狀態問題上:孤立、靜止;③在認識論上:否認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④在歷史觀上:唯心主義。
其次,強化訓練,學會運用。將“即時訓練與集中訓練”相結合。如果“即時訓練”重在“示例教學”或“例題教學”,那么“集中訓練”是一種“鞏固性學習”,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即時訓練”重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那么“集中訓練”就要照顧知識點的覆蓋率。同時指導學生在做題訓練過程中要注意:
一是審題。要讓學生養成動筆答題前反復研讀試題材料和設問的習慣,杜絕一看試題就動筆,憑感覺答題的馬虎作風。審好題的訣竅就是多讀題,審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進行適當的發散,組織相關語言做答案,使學生養成根據材料和設問要求答題的習慣。
二是實際聯系理論。要讓學生養成看到材料、事例就能聯想、思考理論的習慣。
三是多練高考題。明確考題思路,分析背景材料是什么、設問是什么、怎么組織的答案。
四是主觀題答案的形成。要求學生寫意思完整的話、寫有條理的話、寫有專業術語的話、寫有邏輯性的話。如:“矛盾的觀點”不等同于“優點和缺點”和“利與弊”。
社會熱點與教材的結合點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因此平時注重把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考生身邊,注意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根據熱點重新整合學科知識,將學科知識進行遷移、組合,使社會熱點和學科知識有機統一。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關注和搜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信息,特別是江蘇省的有關重大信息。精選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和事實結合所學的理論進行分析,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發現生活、參與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做到學以致用。總的來說,我們的政治教學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
“讀”:一是將有關重點內容化為填充題,通過填充使學生對教材有所把握;二是將有關內容化為簡答題。
“講”:一要做到“前滾后鋪”,講解到位;二要做到讓學生該畫下的要求畫下,該記下來的讓學生記下來。
“練”:一是做到“有講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評”;二是做到“即時訓練”與“集中訓練”相結合,確立“不練即廢課”的學科課堂教學思想;三是多練“有用題”,注意選題。
“評”:一是選擇題的講評要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提高講評的有效性;文字題采取“典型錯案講評法”,提高講評的針對性;二是審題時堅持答案從材料和設問中來;三是“評”不僅要評學生答題內容的有效性,同時必須評學生答題形式的規范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在“練”“評”的基礎上,學生存在較多問題的知識點必須進行二次訓練。
“記”:課堂教學要適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鞏固消化。該記憶的必須當堂記憶,甚至可以采用重點內容通過默寫的手段促使學生記憶。
建議學期初按單元從教學內容的設計到練習的編制作出分工,屆時一個主講,相互交流,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做到個別自主性備課與集體研究性備課相結合。
進一步研讀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考試說明以及近三年江蘇省高考試題、廣東、上海等省市年高考試題,復習要緊扣課標,充分體現新課程的要求和江蘇省高考命題的特點,提高高考復習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高三政治教學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高三所有一線教師不斷地探究和實踐。